[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8238.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胡俊涛;方勇;邹丽;申逸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1 | 代理人: | 张婉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无线通信 模组 室内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境监测单元、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外围电路设计单元、云平台单元、移动端;环境监测单元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外围电路设计单元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能通过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进行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便于用户对室内环境进行远程实时监测,通过设置的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能无需外部主控芯片,降低了设备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追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导致室内室外空气质量直线下降,严重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老、弱、病、残、幼、孕等体弱者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是关系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室内空气的污染物一方面来源于吸烟、烹饪等日常生活产生的有毒气体,另一方面家具、建材、装修等材料所含的甲醛、TVOC等挥发性有毒气体更为严重。大部分家庭一般采取闲置通风的方式,减少室内有毒气体含量,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
目前现有的室内环境监测设备,大都采用外部主控芯片、通信模组、传感器等组合而成,设计较复杂、传输速率低、尺寸较大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大都只监测甲醛、PM2.5等有毒气体,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和位置信息没有监测,功能相对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能通过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进行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便于用户对室内环境进行远程实时监测,通过设置的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能无需外部主控芯片,降低了设备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装置的成本,通过设置的环境监测单元,能同时对温度、湿度、光照、甲醛、PM2.5、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远程监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的室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环境监测单元、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外围电路设计单元、云平台单元、移动端;
环境监测单元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外围电路设计单元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电源管理单元分别与环境监测单元、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外围电路设计单元相连接,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与云平台单元、移动端无线连接。
可选的,环境监测单元包括甲醛传感器ZE08-CH2O、PM2.5传感器GP2Y1010AU0F、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一氧化碳传感器ZE07-CO、二氧化碳传感器MH-Z14、光照传感器BH1750。
可选的,甲醛传感器ZE08-CH2O、PM2.5传感器GP2Y1010AU0F、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一氧化碳传感器ZE07-CO、二氧化碳传感器MH-Z14、光照传感器BH1750的输出端通过UART和GPIO接口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
可选的,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包括4G智能无线通信模组,4G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包括主控芯片、内部储存单元、WIFI单元、蓝牙单元、GPS定位单元、USB接口。
可选的,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分别与环境监测单元、外围电路设计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相连接。
可选的,外围电路设计单元包括USIM卡单元、天线单元、显示单元,天线单元包括GPS天线、主天线、分集接收天线,GPS天线与智能无线通信模组单元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8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坐垫内开关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探伤机自循环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