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7732.5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廖洪民;赵辉;王勇;黄建军;匡涛;朱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洪民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3 | 分类号: | A61B17/3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刀片 脑膜 安全 刀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包括脑组织保护头,脑组织保护头的一端与替换柄的一端连接,替换柄的另一端与刀柄的一端连接,脑组织保护头的一侧连接有弧形凸起,替换柄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顶部设有弹簧槽,弹簧槽的内腔穿插有插杆,插杆的一端与调节块的一端连接,插杆的另一端与滑块和梯形块连接,刀片的一端与插接槽插接,且刀片顶部通过卡接槽与梯形块卡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通过脑组织保护头、替换柄和刀片的配合,避免了刀片对脑皮层和血管的误伤;通过弧形凸起、刀片、插接槽、卡接槽、弹簧槽、滑块、回位弹簧、插杆、调节块、弧形卡槽和梯形块,实现刀片可更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刀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
背景技术
人体头颅及大脑具有解剖结构精细、生理机制复杂、功能关键的特点。颅脑手术操作复杂且精细、风险巨大。长期以来,神经外科医师致力于改进手术技术、研发专用手术工具,以降低颅脑手术副损伤并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为止,虽然有显微镜、神经内镜等关键技术应用,但因技术条件不完备导致的手术副损伤仍十分常见。手术工具及技术尚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硬脑膜是位于颅骨与蛛网膜之间的一层较厚且韧的膜性组织。几乎所有开颅手术均需切开硬脑膜,而后才可进行针对脑组织或蛛网膜的操作。硬脑膜厚度较薄且紧贴下方蛛网膜及脑组织,部分位置硬脑膜内侧面与蛛网膜粘连或紧邻脑表面粗大引流静脉。
而现有的硬脑膜刀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其一:硬脑膜切开时存在一定的副损伤风险,若损伤皮层可造成脑组织挫裂伤,若损伤重要引流静脉则可导致大出血或严重脑组织肿胀,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危及患者生命;其二:现有的刀柄与刀片为一体式结构,若刀片磨损损坏后,需要将刀柄与刀片一起换掉,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硬脑膜切开时存在一定的副损伤风险,若损伤皮层可造成脑组织挫裂伤,若损伤重要引流静脉则可导致大出血或严重脑组织肿胀,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危及患者生命;现有的刀柄与刀片为一体式结构,若刀片磨损损坏后,需要将刀柄与刀片一起换掉,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刀片的硬脑膜安全刀柄,包括脑组织保护头,所述脑组织保护头的一端与替换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替换柄的另一端与刀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脑组织保护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凸起,所述替换柄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替换柄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腔穿插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替换柄与调节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梯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凸起通过弧形卡槽与刀片的一端卡接,所述刀片的另一端与插接槽插接,且所述刀片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梯形块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卡槽开设于所述刀片表面的一端,且所述弧形卡槽与所述弧形凸起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脑组织保护头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槽靠近所述梯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的表面套接有回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洪民,未经廖洪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7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雷达发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使用的电动托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