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接触网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5493.X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明月月;谭启志;王俊章;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B61D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接触 作业 | ||
一种隧道式接触网作业车,涉及到地铁隧道用的作业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操作台、支架和移动小车,所述操作台包括主平台和侧平台,所述主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侧平台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主平台的两侧,所述侧平台与所述主平台通过第一折叠铰链可转动的设置使得所述侧平台能相对于所述主平台进行90°翻折;通过将操作台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两个侧平台能够相对于主平台进行90°的翻折,这样在最作业车进行移动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侧平台翻折进行收纳,以减小整个操作台的空间长度;在具体工作时将侧平台复位放回以扩大整个操作台的空间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地铁隧道用的作业车,具体为一种接触网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传统地铁接触网施工中,采用带钢轨走行轮的接触网作业车实现沿钢轨行走,作业车整体为八字框架结构,通常用钢管或铝合金管材焊接而成,利用螺栓、扣件与作业车底盘连接同时加装车顶操作台构成接触网作业车。
目前,车顶操作台的结构为整体式的,一般做法是通过固定一块方形板在作业车顶部形成操作台,操作台的两遍悬空延伸,以便于操作人有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但是地铁隧道内线路、管道密布,在移动作业车时,整体式的操作台空间占用大,不利于有效的避让各种线路,对整体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台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有效避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折叠的作业车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式接触网作业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操作台、支架和移动小车,所述操作台包括主平台和侧平台,所述主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侧平台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主平台的两侧,所述侧平台与所述主平台通过第一折叠铰链可转动的设置使得所述侧平台能相对于所述主平台进行90°翻折。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平台相对于所述主平台向上翻折,使得所述主平台和两个所述侧平台共同形成u型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平台相对于所述主平台向下翻折,使得所述主平台和两个所述侧平台共同形成n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平台和所述侧平台上均设置有若干护栏,所述护栏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折叠铰链,所述护栏通过所述第二折叠铰链进行收纳翻折。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侧平台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平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平台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斜撑面向所述侧平台的一端设有弧型缺口,所述弧型缺口与所述支撑轴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小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在铁轨上行走的钢轨轮组和用于在地面行走的公路轮组,所述公路轮组位于所述钢轨轮组四周。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操作台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两个侧平台能够相对于主平台进行90°的翻折,这样在最作业车进行移动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侧平台翻折进行收纳,以减小整个操作台的空间长度;在具体工作时将侧平台复位放回以扩大整个操作台的空间长度。
通过设计翻折结构特征设置操作台,作业车不工作时可以快速折叠减小空间,便于拆卸存放和折叠避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接触网作业车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操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平台向上翻折的示意图。
图4为侧平台向下翻折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展示斜撑与侧平台的配合结构。
图6为小车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5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防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浮接触轨绝缘支撑安装精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