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72998.0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辉;王继勇;郭亚雄;杨明;吴志钰;刘艳中;黄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万善书 |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切口 护套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包括呈长条状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有放置结构和取出结构,所述放置结构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连接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沿长度的方向均与所述手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连接臂形成开口背对所述手柄的U型结构,所述取出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手柄端部的倒钩。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置所述放置结构和所述取出结构,进而可以方便在小型切口内取放切口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
背景技术
胸腔镜技术是目前胸外科微创手术中最常用的技术,用一个到三个1-4cm切口,同时配合切口保护套来完成常规需要20cm切口的开胸手术,极大的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对于较小的切口来说,通过止血钳、卵圆钳或者徒手安置切口保护套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反复的操作也会对切口造成额外的损伤,增加切口感染率。
因此,急需设计一款针对小型切口保护套进行安置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
一种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包括呈长条状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有放置结构和取出结构,所述放置结构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连接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沿长度的方向均与所述手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连接臂形成开口背对所述手柄的U型结构,所述取出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手柄端部的倒钩。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有放置结构和取出结构,在放置切口保护套时,所述放置结构的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用于夹持切口保护套的内卡环,使切口保护套的内卡环两侧均朝内压缩,并形成舌状后穿设进切口内,方便了切口保护套的放置;在取出切口保护套时,所述取出结构的倒钩伸进切口内勾住切口保护套的内卡环,并朝外牵拉,以方便切口保护套的取出;通过在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置所述放置结构和所述取出结构,进而可以方便在小型切口内取放切口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放置结构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朝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
优选地,所述手柄靠近所述取出结构的端部朝外弯折形成呈U型的所述倒钩。
优选地,所述手柄靠近所述取出结构的端部朝远离所述连接臂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倒钩。
优选地,所述手柄呈扁平的长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所述连接臂均呈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连接臂之间为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连接臂之间为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平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中,通过在所述手柄的两端对应设置放置结构和取出结构,以方便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同时,所述放置结构和所述取出结构位于所述手柄背对的两侧,以避免互相之间发生视线的干扰,保证手术的顺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手柄;2、第一夹持臂;3、第二夹持臂;4、连接臂;5、倒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2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夹钳锁紧油缸
- 下一篇:一种脑血管储备功能监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