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1970.5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平;曹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世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D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涂胶 固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适用于对液晶屏等产品进行涂胶和固化胶体。该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内的工作台、触控屏、主机、三轴、移动架、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所述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均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胶筒连通于点胶阀,点胶阀用于排出胶体至产品上。所述触控屏、三轴、UV固化灯均电连接于主机,触控屏用于作为人工操作机台的界面。所述三轴能驱动所述移动架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进行三个维度方向的移动。该结构设计使得本涂胶与固化设备可以兼容多种尺寸的液晶屏进行涂胶,还可以进行边涂胶边固化,使胶体有效的保形粘附在液晶屏上,提高了涂胶品质和生产效率,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涂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适用于对液晶屏等产品进行同时涂胶和固化胶体。
背景技术
液晶屏的侧面四边上需要涂上UV胶用于与边框粘接。UV胶又称无影胶、是一种必须通过紫外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
现有的涂胶机虽然能够满足涂出胶水的宽度、厚度等需求,但是对21寸以上的液晶屏通用性较低,一台涂胶机通常无法兼容较大范围的21寸以上液晶屏的切换作业,只能进行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如21-26寸的液晶屏的切换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涂胶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不便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适用于对液晶屏等产品进行涂胶和固化胶体。该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包括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内的工作台、触控屏、主机、三轴、移动架、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所述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均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胶筒连通于点胶阀,点胶阀用于排出胶体至产品上。所述触控屏、三轴、UV固化灯均电连接于主机,触控屏用于作为人工操作机台的界面。所述三轴能驱动所述移动架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进行三个维度方向(相互正交的x、y、z轴)的移动。
通过设置长行程的三轴、移动架、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等设备,胶筒、点胶阀和UV固化灯均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上,三轴能驱动所述移动架在所述工作台上方进行三个维度方向的移动,该结构设计使得本涂胶与固化设备可以兼容多种尺寸的液晶屏进行涂胶,合理设置尺寸后,可以满足如21.5-34寸液晶屏的涂胶需求,还可以进行边涂胶边固化,使胶体有效的保形粘附在液晶屏上,提高了涂胶品质和生产效率,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还包括底板,底板可以是治具等。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装载待涂胶的产品,所述三轴能驱动所述移动架在产品上方进行三个维度方向的移动,使得点胶阀和UV固化灯能移动到任意位置进行涂胶和固胶,满足产品生产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还包括长边限位条和短边限位条,均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长边限位条和短边限位条均能由气缸控制移动到与所述底板的侧边贴齐或者离开所述底板,以进行产品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内分别安装一个气缸;所述长边限位条水平垂直于所述纵向滑槽,且位于所述纵向滑槽上方,由纵向滑槽内的气缸驱动而移动。所述短边限位条水平垂直于所述横向滑槽,且位于所述横向滑槽上方,由横向滑槽内的气缸驱动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涂胶与固化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轴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水平纵轴、水平横轴、竖轴和驱动总成。所述水平纵轴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左右两侧的两个纵向支架,所述水平横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纵向支架,所述竖轴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横轴;所述移动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竖轴上;所述驱动总成能驱动所述水平横轴沿纵向支架移动,以及驱动所述竖轴沿水平横轴移动,以及驱动所述移动架沿所述纵轴移动,达到能对移动架上的点胶阀和UV固化灯进行空间各位置移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世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世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1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燃烧装置
- 下一篇:电源电气性能自动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