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内的污水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71104.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宇;周诗建;冯廷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47/06;E21F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巷道 污水 沉淀 装置 | ||
该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内的污水沉淀装置。设置在煤矿巷道内,所述污水沉淀机构用以对污水进行过滤分离,以使水能够在粉尘拦截机构中循环使用;所述污水沉淀机构包括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内设有污水顺次流过的沉淀腔室、集水腔室和储水腔室,所述沉淀腔室、集水腔室和储水腔室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沉淀腔室用以对污水进行第一次沉淀过滤,所述集水腔室用以对第一次沉淀过滤后的污水进行第二次沉淀过滤,所述储水腔室用于对第二次沉淀过滤后的过滤水进行收集。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雾除尘系统对水源的耗费量大,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内的污水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中,喷雾除尘工作是井下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不按照规定对煤矿巷道进行除尘,轻者会影响井下作业工人的视线,重者危害职工身心健康,造成矿井的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若煤尘超标,在遇到火源时,易引发煤尘爆炸事故,带来人员伤亡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企业的高效安全生产。
目前煤矿中采用较多的是喷雾除尘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作用的喷雾除尘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的缺点:喷雾除尘的耗水量大,对收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内的污水沉淀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雾除尘系统对水源的耗费量大,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内的污水沉淀装置,设置在煤矿巷道内,包括控制系统和污水沉淀机构,所述污水沉淀机构用以对污水进行过滤分离,以使水能够在粉尘拦截机构中循环使用;
所述污水沉淀机构包括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内设有污水顺次流过的沉淀腔室、集水腔室和储水腔室,所述沉淀腔室、集水腔室和储水腔室的体积逐渐增大,所述沉淀腔室用以对污水进行第一次沉淀过滤,所述集水腔室用以对第一次沉淀过滤后的污水进行第二次沉淀过滤,所述储水腔室用于对第二次沉淀过滤后的过滤水进行收集。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将本装置安装在煤矿巷道内喷雾除尘系统后续的装置,使灰尘和水源形成的污水进入本装置内,污水经过沉淀腔室,集水腔室和储水腔室,进行多级沉淀,然后将沉淀过后的水源重复利用至喷雾除尘系统中,对喷雾除尘系统进行供水。
进一步限定,所述沉淀腔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具有一个进水口和3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孔连通,3个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3个沉淀腔室的上方,且3个所述沉淀腔室相互独立,3个所述沉淀腔室的外侧上部均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出水口的打开和关闭以及,可控制喷雾系统形成的污水向各个沉淀腔室分别注入以及控制沉淀腔室内的过滤水分别向集水腔室内注入,可保证沉淀腔室内污水的沉淀的效果。
具体为,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排水阀单独分别对3个沉淀腔室进行污水注入,当其中一个沉淀腔室注入时间达到时,即可向第二个沉淀腔室进行污水注入,待到注水时间达到时,控制系统向第三个注水腔室注水的同时,打开第一个沉淀腔室的第二排水阀,使第一个沉淀腔室的沉淀水向集水腔室内注入,待到第三个沉淀腔室的注水时间到达时,关闭第一个沉淀腔室的第二排水阀,打开第二个沉淀腔室的第二排水阀向集水腔室内注水,同时控制第一排水阀向第一沉淀腔室进行注水,如此循环,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每一沉淀腔室内的污水均具有一个完整的注水时长进行沉淀,使沉淀更加的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1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