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64308.7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雨;马连宝;王凤超;刘振;蒋赛赛;孟伟伟;马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雨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30;G01N1/20;G01N1/34;G01D11/1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优博创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0 | 代理人: | 赵小宁 |
| 地址: | 0576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排水 建筑工程 环境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涉及给排水建设领域,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的外壁设置有收集箱、显示屏、副杆与配电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所述显示屏位于副杆的下方,所述配电箱位于收集箱的一侧,所述主体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梯形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梯形底座在使用时能够提高主体杆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片与固定齿对梯形底座进行固定,在使用时便于进行拆装,较为便捷,且较为稳定,收集箱在使用时通过收集漏斗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在使用时便于对监测地的降雨质量进行检测,在使用时便于给排水工程的开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通常需要对其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勘察,在勘察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环境监控装置。
但现有的环境监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首先现有的环境监控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收集雨水,不便于对降水水质进行监测,且在使用时不便于进行固定安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的外壁设置有收集箱、显示屏、副杆与配电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所述显示屏位于副杆的下方,所述配电箱位于收集箱的一侧,所述主体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梯形底座,所述副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温度监测器、风力监测器与湿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位于风力监测器的一侧,所述湿度监测器位于风力监测器的另一侧,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水阀管,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梯形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齿,所述梯形底座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齿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主体杆的一端外表面与梯形底座的上端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梯形底座的两侧外表面与固定片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固定片与固定螺栓之间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片的内壁通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齿的一端外表面与螺纹杆的一端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固定齿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螺纹杆与梯形底座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齿的数量为三组。
优选的,所述主体杆与收集箱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主体杆的外壁通过固定环与收集箱的另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收集箱与出水阀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槽与出水阀管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与导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螺纹,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纹与导流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管与收集漏斗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螺纹,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外表面通过第二固定螺纹与收集漏斗的另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漏斗与过滤网之间设置有卡扣,所述收集漏斗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卡扣与过滤网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用于给排水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装置,梯形底座在使用时能够提高主体杆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可通过固定片与固定齿对梯形底座进行固定,在使用时便于进行拆装,较为便捷,且较为稳定,收集箱在使用时通过收集漏斗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在使用时便于对监测地的降雨质量进行检测,在使用时便于给排水工程的开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雨,未经杨晓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4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尖端及热场发射电子源
- 下一篇:电连接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