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63744.2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何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邵穗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频 能量 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包括背部振动带、腰部振动带和中低频信号发生器;背部振动带包括背部柔性基带,背部柔性基带上设有第一焊盘,第一焊盘内设有骨传导振子,骨传导振子通过设在背部柔性基带内的第一电路连接,第一电路与第一导线连接;腰部振动带包括腰部柔性基带,腰部柔性基带上设有第二焊盘,第二焊盘内设有骨传导振子,骨传导振子通过设在腰部柔性基带内的第二电路连接,第二电路与第二导线连接;至少一个骨传导振子内装配有能量发射体,能量发射体内集成有能量发射材料,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与中低频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该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能够对使用者产生很好的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如今,各派学者已经针对医疗保健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中,部分研究表明,机械振动与其产生的机械波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临床保健作用。例如耿丽等发表的《声学剪切波激活钙信号中的针灸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阐述了针灸的实质为通过低频振动产生机械波(声波)作用于穴位上,并且能激活细胞钙;安月梅等发表的《低频振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表明了低频振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盖迎男等发表的《低频振动对2型糖尿病(脾虚湿阻型)病人脂联素、FFA的改善情况》表明了低频振动可以改善T2DM(脾虚湿阻型)病人脂联素、FFA水平,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徐远等发表的《低频振动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FPG及脂代谢异常临床观察》表明低频振动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FPG及脂代谢异常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陈鹏辉等发表的《振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影响》表明低频治疗组和高频治疗组的大鼠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水平均降低;杨冰等人发表的《振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表明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
但是,现有的很多研究均处于试验阶段,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振动理疗产品,但这些振动理疗产品仅通过物理振动对人体进行理疗,效果单一,疗效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其将低频物理振动、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以及理疗能量结合在一起,通过三种纯物理方式对人体背部、腰部的穴位进行理疗,对使用者产生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中低频的能量振动装置,包括背部振动带、腰部振动带和中低频信号发生器;
所述背部振动带包括背部柔性基带,所述背部柔性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焊盘,若干所述第一焊盘内均设置有骨传导振子,若干所述骨传导振子通过设置在所述背部柔性基带内的第一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与伸出所述背部柔性基带的第一导线连接;
所述腰部振动带包括腰部柔性基带,所述腰部柔性基带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焊盘,若干所述第二焊盘内均设置有骨传导振子,若干所述骨传导振子通过设置在所述腰部柔性基带内的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伸出所述腰部柔性基带的第二导线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骨传导振子内装配有能量发射体;所述能量发射体内集成有能量发射材料;
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均与所述中低频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骨传导振子包括装载壳以及内部系统;所述内部系统包括线圈、永磁体、连接轴和金属弹片;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装载壳内,所述线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路或所述第二电路电性连接的电极和引脚;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线圈的轴心内,所述永磁体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下端,所述连接轴的靠近顶端的部位设置有金属固定片,所述连接轴顶端穿过所述金属弹片且所述金属固定片抵在所述金属弹片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3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中低频的理疗振动装置
- 下一篇:波导器及微波激励高能量C段UV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