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60856.2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9/34 | 分类号: | A01M29/34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学 实验 用防试虫 逃逸 网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包括防逃逸网罩、支撑杆,所述防逃逸网罩由塑制透明培养皿改造而成,培养皿的上盖与下皿的上板与下板去除,附于不同目数的纱网,在培养皿的上盖与下皿的侧壁上设有开孔,用于叶柄或枝条的插入,可有效的防止试虫的逃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料易获得,操作方便,可节约实验成本并增加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
背景技术
在诱导植物抗虫性的实验中,需要对植物喷施诱导剂(水杨酸、茉莉酸等),在喷施诱导剂时为了防止诱导剂对试虫的直接作用,通常只喷施植物植株的一部分,由于诱导剂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作用是系统性的,在未喷施诱导剂的植物叶片也会产生诱导反应。喷施完诱导剂后在未施诱导剂的叶片接入试虫,通过观察和统计试虫的发育情况确定诱导剂对植物抗虫性的诱导作用。
在实验中申请人发现,在观察试虫的发育进度时,由于试虫的随意爬动,有些试虫会移动到喷施诱导剂的部位;有些试虫会爬离植株;有些试虫会爬到隐秘的部位,尤其时一些个体微小的试虫(蚜虫、蓟马、螨类等)。这样不仅影响到对试虫的观察而且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为了防止试虫的逃逸,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防止试虫逃逸的网罩,可以把试虫的活动限制在接虫的叶片上,这样即方便试虫的观察又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昆虫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防止试虫逃逸的网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包括防逃逸网罩和支撑杆,所述防逃逸网罩的框架由塑制透明培养皿(高度20mm,直径60mm、90mm、100mm、120mm、150mm)组成,培养皿上盖与下皿的盖板保留2mm的边缘,边缘以内的部分去除,在上面附上纱网,纱网的目数根据试虫的体长确定(10目至100目),在培养皿上盖的侧壁上开一个半圆形缺孔(半径为2-4 mm),下皿的侧壁上开一个拱形的缺孔(高度10-12mm,宽度2-5mm)。支撑杆的材料为竹质或铝塑质或不锈钢(直径3-5mm,长度10cm、20cm、30cm、40cm、50cm),支撑杆的一端用热熔胶固定在培养皿上盖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防逃逸网罩网笼的规格为高度20mm,直径60mm、90mm、100mm、120mm或150mm。
优选地,所述纱网的目数为10目至100目。
优选地,所述培养皿上盖的侧壁上开一个半圆形缺孔(半径为2-4mm),下皿的侧壁上开一个拱形的缺孔(高度10-12mm,宽度2-5mm)。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规格为直径3-5mm,长度10cm、20cm、30cm、40cm、50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试虫的大小选择不同目数的纱网,有效的防止试虫的逃逸,也可以根据植株不同的高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支撑杆。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料易获得,操作方便,可节约实验成本并增加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纱网,2为培养皿上盖,3为培养皿下盖,4为开孔,5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0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吊装电动机壳体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环保取样装置用稳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