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与摩擦阻尼缓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58265.1 | 申请日: | 202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雯;邱鹏;彭浩天;郑浩雯;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B1/08 | 分类号: | A62B1/08;A62B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尚于杰;祁文彦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摩擦 阻尼 缓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与摩擦阻尼缓降器,两个侧挡板之间设置有套筒,套筒外侧壁缠绕有钢索,钢索一端连接救援背带,人体穿戴救援背带下降,带动套筒旋转,钢索另一端装有挂钩;套筒内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中设置有活塞杆,套筒转动时,液压缸在套筒内沿活塞杆左右移动;活塞杆的密封部将液压缸分隔成两个液压腔,两个液压腔内具有液压油,密封部两侧的活塞杆上开设有过油孔,过油孔与液压通道及两液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人体高空平稳、安全缓降,无需使用人员手动调节和控制,本缓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培训就能够正确使用,能在高层被困人员的救援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作为消防机械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与摩擦阻尼缓降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普遍存在,但是在发生火灾等灾害时,需要合理的人员自救和外部救援方式,现在普遍采用的救援方法是通过逃生滑轨、降落伞、救生缓降器等救援方式,即便如此,在发生火灾等灾害时,仍然经常发生人员的伤亡事件,加强紧急事件的处理及人员自救,可以极大地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如果高层建筑能配置一定的人员自救装备,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以选择更多的逃生方法自救。比如采用缓降器从高层窗户逃生,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缓降器,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时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需要通过使用方法培训才能够正确使用,且下降速度需要自己调节和控制,对于老人和小孩短时间掌握缓降技术具有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下降速度稳定的液压缓降器,作为高层建筑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的自救装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压与摩擦阻尼缓降器,包括平行设置的螺杆,分别为螺杆一和螺杆二,螺杆一和螺杆二的两端均共同连接一个侧挡板,分别为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之间设置有套筒,套筒外侧壁缠绕有钢索,钢索一端连接救援背带,人体穿戴救援背带下降,带动套筒旋转,钢索另一端装有挂钩;套筒内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中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伸出液压缸外,活塞杆一端固定在左侧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右侧挡板上,活塞杆的两端均通过液压缸透盖与液压缸密封连接,套筒转动时,液压缸在套筒内沿活塞杆左右移动;
活塞杆内开设有轴向的液压通道,液压通道的一端伸出活塞杆,且这一端的液压通道内连接有密封螺栓,活塞杆的中间位置为密封部,直径较两端大,密封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垫圈的环形卡槽,密封部将液压缸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内具有液压油,密封部两侧的活塞杆上开设有过油孔,过油孔与液压通道及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连通。
套筒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液压缸的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压缩左液压腔和右液压腔内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过油孔与液压通道在两液压腔内循环流动,由于过油孔会限制液压油的流速,对液压油的流动产生阻尼作用,在过油孔两侧形成压力差,此压力差作用于液压缸,阻碍液压缸的往复直线运动,进而限制套筒旋转,控制人体下降速度。
优选地,液压缸透盖上设置有滑槽,活塞杆上设置有滑块,液压缸透盖与活塞杆之间通过滑槽连接。
优选地,套筒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液压缸外侧壁上开设有三个环形的滑槽,三个滑槽之间平行设置,且每个滑槽相对套筒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每个滑槽中设置有一个圆柱销,圆柱销伸出套筒的安装孔,套筒转动时,液压缸在套筒内沿活塞杆左右移动。
当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时,人体的重量作用在缓降器的钢索上,由于钢索缠绕在套筒外壁,钢索带动套筒产生相应的旋转力矩,此力矩带动连接在套筒上的三个圆柱销在液压缸的三个凹槽内做旋转运动,在固定的活塞杆的作用下,液压缸只能沿着活塞杆做往复直线运动。
优选地,过油孔垂直于活塞杆的轴向开设,方便设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8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