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胶囊模腔连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56941.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安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宁祥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张海燕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胶囊 连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胶囊模腔连体模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并列设置有两组,两组模具本体沿切线相向同步转动,所述模具本体为圆柱形状,模具本体的中部为贯穿的装配孔;两组模具本体切向对滚,两端的胶皮进入到独立模腔前,先通过横向的按压板夹持固定住胶皮,防止胶皮推进时的拉力导致胶皮之间的缝口破裂,提高软胶囊的成型率。模组单元上的独立模腔间隔设置,可以保证胶皮在裁切后的连接性,防止胶皮断裂,便于胶皮的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胶囊模腔连体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软胶囊的注胶成型过程中,通常使用两个圆柱形的模具切向对滚,内容物从两个模具结合处上方注入模腔并通过胶皮包裹好后,通过的模腔刃对胶皮挤压成型,完成软胶囊的制造。
胶皮在切割时的里外侧没有固定,加之胶皮轴对胶皮的拉力影响,胶皮会发生移动和拉伸变形现象导致软胶囊丸子结缝率低,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软胶囊模腔连体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胶囊模腔连体模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并列设置有两组,两组模具本体沿切线相向同步转动,所述模具本体为圆柱形状,模具本体的中部为贯穿的装配孔,模具本体上以其轴向分布设有若干个模组单元,相邻之间的模组单元交错设置以提高胶皮的利用效率,每个模组单元环形分布有若干个独立模腔,所述两组模具本体相对应的独立模腔相互配合合并成软胶囊形状的模腔,以将软胶囊压制成相应的形状;所述独立模腔外端边缘凸出设有模腔刃,模腔刃相互配合用于切割软胶囊的边缘胶皮,模腔刃一体设置在独立模腔上;所述模组单元的独立模腔之间间隔设置有按压板,按压板为条状结构板,用于在胶皮填充的时候按压住胶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模具本体的独立模腔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独立模腔和装配孔,所述通孔为圆形柱状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模具本体的外端一侧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上端为开口设置,两组模具本体上的定位槽相互配合并通过插片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模具本体两端设有环板,用于抵住胶皮,环板的高度低于模腔刃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按压板的高度低于模腔刃的高度,按压板的高度高于环板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组模具本体切向对滚,两端的胶皮进入到独立模腔前,先通过横向的按压板夹持固定住胶皮,防止胶皮推进时的拉力导致胶皮之间的缝口破裂,提高软胶囊的成型率。模组单元上的独立模腔间隔设置,可以保证胶皮在裁切后的连接性,防止胶皮断裂,便于胶皮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宁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宁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6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纱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