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微弧氧化工艺的电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56776.X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弧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2 | 分类号: | C25D11/02;C25D17/06;C25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氧化 工艺 电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弧氧化工艺的电极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滑道,且限位滑道的内部与限位块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丝,且连接螺丝的底部与橡胶块的顶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的对电极进行固定,避免了常规的螺丝固定后产生的老化滑牙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弧氧化工艺的电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微弧氧化(MAO)也被称为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是从阳极氧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成的涂层优于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工艺主要是依靠电解液与电参数的匹配调节,在弧光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作用下,于铝、镁、钛等阀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生长出以基体金属氧化物为主并辅以电解液组分的改性陶瓷涂层,其防腐及耐磨性能显著优于传统阳极氧化涂层,因此在海洋舰船与航空构件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现有的电极固定通常采用螺丝对电极进行拧紧达到对电极进行固定的效果,螺丝固定操作较为繁琐,且螺丝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螺丝滑牙与螺丝生锈,均会影响电极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微弧氧化工艺的电极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微弧氧化工艺的电极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滑道,且限位滑道的内部与限位块的外表面相贴合;
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数量存在多个,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块;
所述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底部与放置槽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丝,且连接螺丝的底部与橡胶块的顶部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的外表面与本体的外侧壁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接触槽,且接触槽的顶部与放置槽的底部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滑道,且连接滑道的顶部与接触槽的底部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导线槽,且导线槽的侧壁与放置槽的侧壁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线槽的顶部设置有接电块,所述接电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导线,且连接导线远离接电块的一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且电极的位置与接触槽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螺丝的外表面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下表面与本体的上表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弧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弧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6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式对置阀液力端料浆泵
- 下一篇:磁吸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