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8800.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0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梁川;赵金平;刘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松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L31/10;A61L31/08;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调节 血管 内缩窄 介入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以及内腔均固定连接有表面防护层,所述表面防护层包括有聚乙醇酸涂层和强化防护层,所述聚乙醇酸涂层位于强化防护层的外表面,所述强化防护层包括有氮化硼强化涂层和抗氧化镀锌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本体、表面防护层、聚乙醇酸涂层、强化防护层、氮化硼强化涂层和抗氧化镀锌层,可使装置达到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不具备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支架在植入过后易出现表面凝血以及受力形变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血管支架的使用发展越来越迅速,支架的安装调节更加的全面方便,现有市场上的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不具备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支架在植入过后易出现表面凝血以及受力形变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使用者的长时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具备使用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不具备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支架在植入过后易出现表面凝血以及受力形变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以及内腔均固定连接有表面防护层,所述表面防护层包括有聚乙醇酸涂层和强化防护层,所述聚乙醇酸涂层位于强化防护层的外表面,所述强化防护层包括有氮化硼强化涂层和抗氧化镀锌层。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镀锌层位于氮化硼强化涂层的内侧,所述抗氧化镀锌层位于支架本体的表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厚度为0.1mm,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为8mm。
优选的,所述聚乙醇酸涂层的厚度为4微米,所述支架本体的初始孔径大小为1.5mm。
优选的,所述氮化硼强化涂层的厚度为5微米,所述抗氧化镀锌层的厚度为3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本体、表面防护层、聚乙醇酸涂层、强化防护层、氮化硼强化涂层和抗氧化镀锌层,可使装置达到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不具备使用防护效果好的功能,支架在植入过后易出现表面凝血以及受力形变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2、通过抗氧化镀锌层的使用,能够有效对支架本体的表面进行防护,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氧化变性影响使用强度,同时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氮化硼强化涂层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支架本体的使用强度,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形变影响支撑使用的效果;
通过聚乙醇酸涂层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支架本体的抗凝血能力,避免其表面出现凝血影响血液流通,保障了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通过确定支架本体的使用长度以及初始孔径,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的选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面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强化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松,未经陈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8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店用送餐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放疗检测的新型防膨胀水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