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48058.8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崔灿;陈志鹏;余秋文;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财经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心龙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书馆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包括小车和多个书架,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行走轮,车架上设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各放置槽的槽底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有输送带;各书架的一侧设置有书筐,各书架的侧面上设有二维码,车架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和顶杆驱动结构。该还书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借还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图书馆里还书都是人工进行的,人工首先将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将分好类的图书多次往返以放置于书架上。平时在图书馆中可以看到多个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内来回多次的进行取书-还书。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还书效率慢、工作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包括小车和多个书架,所述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轮,车架上设置有多个供带有电子标签的图书由上向下放置的放置槽,各放置槽内部的槽壁上均设置有RFID读写器,各放置槽的槽底均为能够开闭的弹性槽底以供相应放置槽中的书籍掉落;车架上于上述多个放置槽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各书架的一侧设置有书筐,各书架的设置有书筐的侧面上设置有预存有该书架位置信息的二维码,车架上设置有识别二维码的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各RFID读写器连接,车架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车架上于上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放置槽一一对应的顶杆和驱动各顶杆上下运动的顶杆驱动结构。
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向下顶压书籍的顶压板。
所述车架包括车底板,车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套,安装板连接于第一转动环套上。
所述立柱上于第一转动环套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环套,第二转动环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斜杆。
各所述放置槽的槽底的两端通过两个短杆转动安装于车架上,各短杆上均设置有扭簧。
各所述书筐的上端均设置有筐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待还的书籍一本本一一对应放置于放置槽中,由人工推动小车或小车为AGV小车,各放置槽中的RFID读写器读取内部的书籍位置信息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屏上的信息将小车送至相应的书架旁,输送带位于对应书筐的上方,摄像头识别该书架上的二维码,由控制器控制与该书架的位置对应的书籍上方的顶杆驱动结构,向下顶压将对应的书籍使其落入下方的输送带,进而落入对应的书筐中。而后由专门的工作人们进行放置于书架上,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需要来回取书-放书,只需要将书筐中的书籍放置于书架上即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书馆智能还书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去掉输送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财经学院,未经郑州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8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模组的PACK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冷藏车辆的显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