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47852.0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汪传发;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通建科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4;B01D29/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涡轮 清洗 流体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壳体和设置在其内的圆筒状滤网。还包括水力涡轮自清洗机构,其包括水力涡轮机和与其主轴连接的清洗轴,及与清洗轴连接的清洗刷,清洗轴轴心线与圆筒状滤网中心线重合,壳体上设有与原液腔连通的排污管,排污管上依次设有射流器和排污阀;壳体出液管上设有与水力涡轮机进口连接的涡轮进水管,涡轮机出口通过涡轮出水管连接至射流器上,且涡轮出液管上设有止回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力涡轮自清洗机构,并通过对排污阀控制,能利用流体自身的进出水压力对水力涡轮机进行驱动,达到清洗刷对滤网的刷洗,实现流体分离的同时达到自清洗步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污染水源的分离处理,大多采用网式过滤器进行,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的特点。但网式过滤器由于网孔尺寸小,特别容易堵塞,一旦堵塞会造成过滤器压力差增大,水的流量变小,影响流体分离效率。此时需要更换滤网或清洗滤网。更换滤网成本高,不经济。若采用手动清洗滤网,不仅操作繁琐,严重影响过滤效率。
目前的自清洗方式主要有电机驱动刷式和水力驱动负压式。电机驱动刷式过滤器需要配置电机、减速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而且需要220V或380V电源,使用不方便。水力驱动负压式过滤器采用负压式滤芯组件去除滤网上的杂质,结构更复杂,过滤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清洗时间较长,且滤芯组件的价格较为昂贵,一旦损坏,更换麻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流体过滤装置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使其利用流体进水压力在过滤的同时实现水力涡轮机的旋转,进而实现对滤网的清洗,且保证水力涡轮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反洗方便,延长使用寿命,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使其利用流体进水压力在过滤的同时实现水力涡轮机的旋转,进而实现对滤网的清洗,且保证水力涡轮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反洗方便,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克服现有的流体过滤装置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涡轮自清洗流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圆筒状滤网,所述圆筒状滤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环形隔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将所述壳体内腔分割成原液腔和净液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原液腔相通的进液口,和与所述净液腔相通的出液口;
还包括水力涡轮自清洗机构,所述水力涡轮自清洗机构包括水力涡轮机和与所述水力涡轮机主轴连接的清洗轴,以及与所述清洗轴连接的清洗刷,所述清洗刷位于所述圆筒状滤网的内部,且所述清洗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圆筒状滤网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原液腔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依次设有射流器和排污阀;
与所述壳体的出液口连接的出液管上设有与所述水力涡轮机的进口连接的涡轮进水管,所述水力涡轮机的出口通过涡轮出水管连接至所述射流器的射流吸入口,且所述涡轮出水管上设有止回阀,则所述排污阀关闭时,流体通过所述壳体的进液口进入所述原液腔,经滤网过滤后进入所述净液腔,并从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排污阀开启时,所述涡轮出水管和涡轮进水管的压力均下降,所述出液管中流体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所述水力涡轮机,驱动所述清洗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清洗刷对所述圆筒状滤网内表面冲刷,冲刷后流体从排污管流出,实现流体分离的同时完成自清洗功能。
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进水管上设有调压阀。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排污阀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包括定时模块的设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定时模块实现对所述排污阀的启闭控制。
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或压差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通建科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通建科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7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平移式医疗平车
- 下一篇:道路警示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