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46370.3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良;唐文琴;赵子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98;E04H9/02;E04B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向 活动 隔热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热球型支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不便于对隔热板进行拆卸和安装、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上压板、高分子隔热板、支座顶板、球芯、支座底板和两个连接板,球芯的顶部和底板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支座顶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二滑板与支座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上压板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上槽,上槽的底部为开口设置,支座顶板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下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球型支座内设置高分子隔热板减少热量的传递,提升其隔热性能,且便于对隔热板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球型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球型支座由于其承载力大、传力均匀、转动特性一致等优点,先后在众多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市政交通桥梁、建筑钢结构、大型设备减震结构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传统的球型支座在地震作用下较容易发生落梁,不具备一个活动结构来缓解震动,现有使用的球型支座通常都不具备一个隔热效果,在使用时容易导致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滑板快速老化及磨损,影响球型支座的正常使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101788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对应设置的上压板、支座顶板、球芯滑板以及支座底板,所述上压板和支座顶板之间通过限位机构限位设置有高分子隔热板,所述球芯滑板包括球芯、第一PTFE滑板和第二PTFE滑板,所述支座顶板通过第一PTFE滑板设置于球芯上方,所述球芯通过第二PTFE滑板设置于支座底板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靠,隔热性好,具备一个双方向的滑动摩擦减震效果,提高支座使用寿命,稳定性。
但上述设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中通在上压板和支座顶板之间设置隔热板起到隔热的功能,但由于不便于对隔热板进行拆卸和安装,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不便于对隔热板进行拆卸和安装、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向活动隔热球型支座,包括上压板、高分子隔热板、支座顶板、球芯、支座底板和两个连接板,所述球芯的顶部和底板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支座顶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二滑板与支座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上压板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上槽,上槽的底部为开口设置,支座顶板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下槽,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和下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上槽的顶部内壁和下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竖向槽,竖向槽内滑动安装有卡板,四个卡板分别与对应的卡槽活动卡装,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横向槽内滑动安装有方板,两个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的前侧开设有两个连接孔,四个圆杆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方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压簧的一端,四个压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向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高分子隔热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板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顶部和一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杆的一端,四个插接杆分别与对应的插接槽活动连接,对连接板进行安装定位。
优选的,所述方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板,便于拉动方板的移动。
优选的,四个卡板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四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6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