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辅助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915.7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3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明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1 | 代理人: | 廖珍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辅助 呼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管辅助呼吸装置,包括气切套管和负压引流机构,负压引流机构包括导液管、导气管和集液瓶,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集液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形成负压的吸气球,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吸气球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吸气的单向阀A,所述吸气球上远离所述单向阀A的一端设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B通过吸气球使集液瓶中形成负压,进而将已经气管切开的病人痰池产生的痰液先后通过通孔、痰液导管、转换接头和导液管引流到集液瓶中,实现持续吸痰的效果,有助于病人的快速痊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辅助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负压引流机产生一定的负压,能够将创面产生的脓液通过引流管排出,加快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的愈合。
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切套管,再通过负压引流机与气切套管连接,将病人痰池产生的痰液排出,解决痰池痰液积聚引起的反复感染的问题。
现有的负压引流机是帮助病人将颈部产生的痰液排出,由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痰池产生的痰液量时多时少,现有的负压引流机没能实现持续吸痰,不利于病人的快速痊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辅助呼吸装置,实现持续吸痰,有助于病人的快速痊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辅助呼吸装置,包括气切套管,所述气切套管包括用于插入气管的弧形套管和固定护翼,所述固定护翼设置于所述弧形套管一端,所述弧形套管远离所述固定护翼的一端外壁上环绕设有球囊,所述弧形套管的管壁内分别设有球囊导管和痰液导管,所述球囊导管一端与所述球囊连通并且球囊导管另一端设有密封阀,所述弧形套管上靠近所述球囊处设有通孔,所述痰液导管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还包括负压引流机构,所述负压引流机构包括导液管、导气管和集液瓶,所述痰液导管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导液管连通,所述集液瓶上端设有瓶盖并通过瓶盖与所述导液管和导气管相连接,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集液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形成负压的吸气球,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吸气球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吸气的单向阀A,所述吸气球上远离所述单向阀A的一端设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B。
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液瓶上设有用于存放所述吸气球的储放槽,所述储放槽偏心设置在所述集液瓶上相对于所述瓶盖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气球上设有四指凹面和拇指凹面,所述四指凹面和拇指凹面分别位于吸气球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痰液导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导气管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痰液导管靠近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痰液导管流量的管子夹。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集液瓶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液瓶瓶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切套管为软性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气球使集液瓶中形成负压,进而将病人颈部产生的痰液先后通过通孔、痰液导管、转换接头和导液管引流到集液瓶中,实现持续吸痰的效果,有助于病人的快速痊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切套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负压引流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气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杰,未经叶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透镜及照明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通信塔轮式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