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42587.7 | 申请日: | 202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三明;吴海华;宋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裕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H27/40 | 分类号: | D21H27/40;D21H27/10;B32B29/00;B32B29/08;B32B33/00;B32B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利 |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减震 作用 瓦楞纸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属于瓦楞纸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两层面纸,两层面纸之间固定夹设有瓦楞纸片,所述瓦楞纸片下表面的波峰处和上表面的波谷处均固定有第一弹性条,两侧面纸相对的内壁上固设有第二弹性条,每个第一弹性条分别与不同的第二弹性条正对设置,正对的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之间留有缝隙,本申请具有提高瓦楞纸板及纸箱内物品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瓦楞纸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瓦楞纸是由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81655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瓦楞纸板包括上夹芯纸、中夹芯纸和下夹芯纸,上、中夹芯纸之间的第一瓦楞纸,中、下夹芯纸之间的第二瓦楞纸;所述第一瓦楞纸和第二瓦楞纸的峰谷位置相互补;所述第一瓦楞纸波峰与中夹芯纸之间形成的波峰空间内均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二瓦楞纸波峰与下夹芯纸之间形成的波峰空间内均设有第二支撑件;使双瓦楞纸板刚性高、强度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内物品撞击到瓦楞纸板上时,容易造成物品损坏和瓦楞纸板破损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体现瓦楞纸板的缓冲减震能力,以提高瓦楞纸板及纸箱内物品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瓦楞纸板,包括两层面纸,两层面纸之间固定夹设有瓦楞纸片,所述瓦楞纸片下表面的波峰处和上表面的波谷处均固定有第一弹性条,两侧面纸相对的内壁上固设有第二弹性条,每个第一弹性条分别与不同的第二弹性条正对设置,正对的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之间留有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纸受到压力时,瓦楞纸板产生变形压缩,在瓦楞纸板压缩程度较小时,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并不接触,若瓦楞纸板压缩程度较大,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相互靠近直至产生挤压,能够对瓦楞纸板的压缩程度起到限定作用,并且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能够进行回弹复位,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提高了瓦楞纸板及纸箱内物品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瓦楞纸片的楞尖均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楞尖的瓦楞纸片富有弹性,吸收能量的容量大且缓冲性能好,进一步的提高了瓦楞纸板的缓冲减震效果。
可选的,两个所述面纸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加强槽,第二弹性条周向侧壁背离第一弹性条的位置固定在加强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第二弹性条与面纸的固定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第二弹性条在瓦楞纸板能更加的稳固。
可选的,两个所述面纸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固定槽,瓦楞纸片的楞尖均固定在不同的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瓦楞纸片与面纸的固定接触面积,使得瓦楞纸片与面纸之间更加的牢固,进而提高了瓦楞纸板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瓦楞纸片和两个面纸上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瓦楞纸板制成纸箱或纸盒后,能够使得纸箱或纸盒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提高了纸箱或纸盒内的果蔬或其他物品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瓦楞纸片上的通风孔和两个面纸上的通风孔均相互正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气流更加快速且顺畅的通过瓦楞纸板,进一步的提高了瓦楞纸板的透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裕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裕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2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