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定位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33680.1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8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浦廉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G01S19/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定位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电力装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因为不知晓充电桩的位置而出现需要耗用较长时间寻找充电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定位充电桩,包括桩体,桩体内设置有充电源,充电源通过充电线连接有充电枪,其中:桩体还设置有定位模块,用于对桩体定位得到位置信息并发送桩体的位置信息;桩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桩体上的散热孔和可遮挡散热孔的滑动板,滑动板与桩体设置散热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桩体上还设置有取下充电线后上升的挂线杆,挂线杆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上升后遮挡住散热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电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定位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本身无污染,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为车辆充电已成为日常行程,此时最为常用的是汽车充电桩。
目前,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通常会定点投放充电桩,作为本区域的用户也就会很熟悉充电桩的投放点,而对于那些初来或不属于该区域的用户来说,当需要充电时,还需要提前寻找充电桩,而由于用户对该区域不熟悉,寻找充电桩可能就会花费较长时间,甚至还可能在电能耗尽后还有可能没有找到充电桩,出现因为没电而被迫停留在路上导致交通堵塞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智能定位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因为不知晓充电桩的位置而出现需要耗用较长时间寻找充电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智能定位充电桩,包括桩体,桩体内设置有充电源,充电源通过充电线连接有充电枪,其中:桩体还设置有定位模块,用于对桩体定位得到位置信息并发送桩体的位置信息;桩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桩体上的散热孔和可遮挡散热孔的滑动板,滑动板与桩体设置散热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桩体上还设置有取下充电线后上升的挂线杆,挂线杆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上升后遮挡住散热孔。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桩体的设置用来对充电源进行保护,充电源通过充电线和充电枪能够对车辆充电;定位模块的设置,能够对桩体进行定位,利用定位模块发送位置信息,用户通过获取位置信息进而获取桩体的位置信息,实现桩体的定位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桩体。
考虑到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热量在桩体内部聚集会导致桩体内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桩体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方案中,还在桩体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中散热孔即时用来散热的,桩体内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散热出桩体,从而避免桩体内的温度提高,减少热量对桩体正常使用的影响。
又考虑到在桩体不使用的时候,为了减少桩体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桩体内而出现桩体内灰尘堆积过多,影响桩体的正常使用,如灰尘在桩体表面上的附着会影响桩体表面的散热,因此本方案中还设置有滑动板,利用滑动板对散热孔进行遮挡,同时还设置挂线杆对滑动板进行驱动,在桩体不使用的时候,充电线是挂在挂线杆上的,滑动板处于初始状态,遮挡散热孔,从而能够减少外部空气进入到桩体内,从而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到桩体,而在桩体使用时,充电线此时是被取下挂线杆的,此时挂线杆上升,与挂线杆连接的滑动板上升,露出散热孔,充电源在使用过程中散热的热量则能够顺利流出桩体。
与现有的桩体相比,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定位模块实现桩体的定位功能,从而方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定位桩,而桩体上散热结构的设置,在桩体不使用的时候能够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到桩体内聚集而对桩体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在桩体使用过程中又能够通过打开的散热孔加强桩体的散热效果,减少桩体内的热量,从而也就减小因为桩体内部温度升高而影响桩体的正常使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挂线杆的远离桩体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有益效果:为了避免挂在挂线杆上的充电线因为外力而从挂线杆上滑落,因此本方案中,还在挂线杆远离桩体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利用阻挡部对挂线杆上的充电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充电线从挂线杆上滑动,进而保证了在桩体不使用时出现散热孔露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浦廉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浦廉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3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电压均衡度检测电路及空调
- 下一篇:一种果树幼苗培养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