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33557.X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蒲培培;何宝芬;迟春妹;孙淑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321 | 分类号: | A61B5/3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马亚坤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转换 导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其中,该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包括:夹子,导线以及转接头;该导线的两端分别为夹子和转接头;转接头与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的接线端子相连;夹子与金属针梗相连,用于心电监护仪定位PI CC尖端位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换导线与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发明可以与各种型号、不同导联的心电监护仪紧密结合,保证接触良好,进而心电监护仪的P波就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出现,缩短置管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
背景技术
随着静脉治疗工具、穿刺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日趋成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已在临床普及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在2016版INS指南中推荐,并且为了减少PICC术后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PICC导管尖端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下段或靠近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并且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尖端位置过浅,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减少导管留置时间,位置过深进入右心房、右心室或下腔静脉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腔病变、三尖瓣功能障碍或病变或者血栓形成,因此对PICC尖端进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降低导管尖端的异位率,利用心电定位技术定位PICC尖端位置,然而由于PICC导丝直径细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电极与导丝之间的失传导,少数患者无法获得心电信号。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心电监护仪定位PICC尖端位置时,使用转换线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如果不使用转换导线将会给心电监护仪定位PICC尖端位置带来困难。
针对现有技术中转换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换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包括:夹子,导线以及转接头;
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夹子和所述转接头;
所述转接头与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的接线端子相连;
所述夹子与金属针梗相连,用于心电监护仪定位PICC尖端位置。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所述转接头的柱体部分与所述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的接线端子匹配,并且所述转接头的柱体部分具有磁力。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所述夹子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夹子的第二部分均设置有至少一种频率的齿状结构,用于夹紧直径在0-2mm之间的针梗。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所述夹子的外侧为绝缘材料,内侧为导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所述转接头外侧还包括:弧面形结构;
所述弧面形结构内壁上设有楔形凸起,用于将心电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的接线端子卡住。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所述导线还包括:收线器;
所述收线器包括外壳、绕线柱以及绕线端子;
所述绕线柱通过轴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绕线端子与所述绕线柱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心电监护仪转换导线还包括:
所述绕线柱与所述绕线端子相连的一端设有凹槽;
所述绕线端子与所述绕线柱相连的一端设有插柱,并且插柱的直径小于绕线柱的直径,与所述凹槽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3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盘
- 下一篇:一种造影机辅助支撑装置以及造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