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32402.4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郑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动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包括公连接器及磁吸连接于公连接器上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连接于无人机上,以对所述无人机充电,所述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设有顶抵结构,以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母连接器完全断开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具有脱连便捷的特点,能够有效确保无人机起飞时的稳定性,在母连接器或公连接器设置顶抵结构,无人机起飞时使得母连接器与无人机具有脱离的趋势,在顶抵结构的顶抵作用,使得无人机更容易与母连接器脱离,省去了人工操作的繁琐,降低了断连操作对无人机正常起飞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充电装置是利用磁铁的吸力实现其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的自动对接,既节省了手动对接的步骤,又提升了使用便捷性。但是因磁铁的吸合力较强,在需要断开连接时,往往需要较大的拉扯力才能将无人机上的充电接口与无人机充电装置上的充电接口分开,严重影响无人机起飞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包括公连接器及磁吸连接于公连接器上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连接于无人机上,以对所述无人机充电,所述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设有顶抵结构,以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母连接器完全断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结构为设于所述母连接器上的顶抵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支脚与所述母连接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支脚与所述母连接器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支脚呈弯钩状。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支脚远离所述母连接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无人机抵触的阻尼件。
进一步的,所述顶抵结构为设于所述母连接器上的起翘凸起,且所述公连接器上设有与所述起翘凸起配合的起翘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与所述母连接器抵触的支撑部,所述起翘凹槽开设于所述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上还设有定位槽,所述母连接器上设于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具有脱连便捷的特点,能够有效确保无人机起飞时的稳定性,在母连接器或公连接器设置顶抵结构,无人机起飞时使得母连接器与无人机具有脱离的趋势,在顶抵结构的顶抵作用,使得无人机更容易与母连接器脱离,省去了人工操作的繁琐,降低了断连操作对无人机正常起飞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的母连接器与公连接器未连接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的母连接器与公连接器连接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机自动脱连充电装置的母连接器与公连接器即将脱离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充电底座;11、电连接线;12、母连接器;121、起翘凸起;122、第一接合部;123、定位凸起;13、顶抵支脚;131、抵触部;132、阻尼件;2、无人机;21、公连接器;211、第二接合部;212、支撑部;213、起翘凹槽;214、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2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