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中微塑料消解、分离提取一体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32353.4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8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笠;李芳;陆安祥;陈早艳;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塑料 消解 分离 提取 一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消解和分离提取一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消解浮选单元、浮选液注液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浮选液注液单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消解浮选单元上方。所述装置将土壤预消解和微塑料分离的工序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克服了现有技术土壤中微塑料提取繁琐耗时、效率低下、回收率低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中微塑料消解和分离提取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因便宜、轻便和可塑性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预计到2050年塑料的产量将达到 330亿吨。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低,进入环境的塑料通过长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可进一步破碎裂解成微塑料。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纤维、碎片、颗粒等。微塑料具有质量轻、粒径小、数量多、难降解等特性,广泛赋存于海洋、陆地水域、土壤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对微塑料环境过程和生态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水生环境。陆地作为塑料生产的源头,同时也是重要的汇集区,每年释放到土壤的微塑料可能是海洋的4-23倍。尽管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陆地环境,但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仍较少,仍需引起更多的重视。
专利CN107553776B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塑料手动提取装置的微塑料手动提取方法,具体涉及微塑料手动提取装置,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连接的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桶,分离筒、连接筒和混合筒整体形成只具有顶部一个开口的壳体结构;连接筒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流体是否流通的阀体组件;阀体组件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用于过滤微塑料的滤网;混合筒筒壁上设置有用于气体流入的通气孔。还涉及微塑料手动提取方法,在海岸带规定区域进行取样,取样后带回且烘干处理;向提取装置放入样品和分离液,进行通气、加液等操作,将析出的微塑料倒出并烘干。然而此专利未涉及对微塑料中有机杂质的处理,而有机杂质会嵌入微塑料中,易造成微塑料的团聚,从而影响微塑料的分离,所以这种微塑料提取装置和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微塑料的回收率。
专利CN111426545A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土壤中微塑料的方法,该分离土壤中微塑料的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经前消解、密度分离浮选、氧化消解处理;前消解是以质量浓度30%H2O2为氧化剂、于65-75℃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至土壤样品颜色变为白色或灰色结束。虽然该方法在微塑料分离前先进行对土壤的预消解可以部分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杂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离效率,但是并没有公开有效的装置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微塑料。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快速高效地从土壤中分离出微塑料的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消解和分离提取一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将土壤预消解和微塑料分离的工序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克服了现有技术土壤中微塑料提取繁琐耗时、效率低下、回收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消解、分离提取一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消解浮选单元、浮选液注液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浮选液注液单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消解浮选单元上方,
消解浮选单元:用于预先对土壤进行消解以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杂质,随后浮选分离土壤中的微塑料;
浮选液注液单元:通过加压向所述消解浮选单元中注入浮选液;
过滤单元:用于过滤出浮选分离后的微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消解浮选装置中,所述消解浮选单元包括外筒、消解浮选池和磁力搅拌加热装置,
所述外筒和所述消解浮选池各自为上部敞口的容器,所述消解浮选池容纳于所述外筒中,所述消解浮选池的底部与所述外筒的底部可通过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消解浮选池的侧壁和所述外筒侧壁之间的容置空间可通入冷却水,所述外筒的外壁下部设有排出口;
所述磁力搅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下方,用于对所述消解浮选池中的反应物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32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换热器管束支笼组装工装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块的激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