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7399.7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自若;贾怡;李峻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羽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浓度 恒定 检测 控制 自动化 操作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臭氧传感器位于柜子内部,用于监测柜子中的臭氧浓度,并将监测结果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臭氧传感器的臭氧浓度以及根据所述臭氧浓度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够始终自动维持臭氧浓度稳定,操作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快速的杀菌剂,是独有的融菌型制剂,可迅速融入细胞壁,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部结构,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臭氧的消毒作用是极强的,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未萌动的孢子都具有杀灭作用。臭氧的杀灭速度快,其灭菌速度是氯的600-3000倍,在相同的灭菌作用时(灭大肠杆菌率为99.9%),其浓度是氯的0.000048倍。更重要的是,臭氧杀菌后能利用还原剂充分还原为氧气,无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其他化学制剂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被人们称为“洁净的消毒剂”。1997年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规定,臭氧可以不加限制地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行业,使臭氧成为标准的冷杀菌技术之一。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精准控制臭氧的产生和排放比例。近期,国内外一些外向型食品行业开始使用臭氧,一些新兴的果蔬保鲜库开始应用臭氧,使得臭氧的冷杀菌技术有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如生产车间空气杀菌及物体表面消毒、生产用水净化、冷库消毒、果蔬储藏保鲜、生产用具和工作服消毒等。因此,研究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的系统对提高臭氧产生装置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采用臭氧工艺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急需一种兼备在线检测臭氧浓度并自动调节臭氧浓度的自动化操作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该方法适用于液体、气体或其它方式产生的臭氧浓度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臭氧传感器位于柜子内部,用于监测柜子中的臭氧浓度,并将监测结果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臭氧传感器的臭氧浓度以及根据所述臭氧浓度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产生臭氧:所述氧气由氧气配送装置送入臭氧发生器;所述氧气配送装置由高压风机、送风管路和流量调节阀构成,高压风机与送风管路连接,送风管路通过流量调节阀进入臭氧发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氧传感器包括臭氧浓度监测芯片,所述臭氧浓度监测芯片可以将获得的数据实时反馈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和用户端,用户端用于设置臭氧产生系统的参数,通过网络与电脑或手机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柜子包括液晶显示屏幕,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用于显示参数以及臭氧浓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旨在自动控制产生特定浓度的臭氧并实时监测臭氧的浓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够始终自动维持臭氧浓度稳定,操作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臭氧发生器与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臭氧发生器与臭氧浓度恒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操作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羽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北京羽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7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