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25708.7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娥;文燕;罗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2 | 分类号: | A61F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詹权松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医用 护目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护框(1)以及安装在护框(1)上的绑带(2),护框(1)上安装有镜片,镜片包括镜片基体(3)以及安装在镜片基体(3)上的防雾涂层(4),镜片基体(3)和防雾涂层(4)间还设有发热层(5),发热层(5)上还设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电路基板(12)和电池包(10),电路基板(12)包括红外传感器(6)、表面湿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和主控芯片(9),护框(1)四周还设有多个呼吸阀(11)。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判断镜片上是否起雾并将其加热去除,方便医务人员长时间佩戴而不影响视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护目镜是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镜片易起雾模糊视线,不利于临床操作,并对医疗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隔离作用,目前常用的防雾护目镜如专利号CN201521128235.5公开了一种医用护目镜,包括两个镜架,两个镜架通过镜拖相连接,镜架内安装有主镜片,远离镜拖的镜架侧设置有漏孔,漏孔内安装有侧镜片;镜架佩戴时与人眼相接触的边缘部分上还设置有凸沿,镜拖内侧的边缘上设置有护目镜,佩戴时与眼部周围生理构造区域相贴合的硅胶;镜架两端安装有弹性带,弹性带通过固定扣相连接;镜架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调节扣。该医用护目镜结构简单,镜片能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起雾模糊视线,便于临床操作,在病房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扣改变护目镜的佩戴角度,使佩戴更舒适,佩戴过程中,护目镜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了污染通过凸沿和硅胶的设置,对临床医务人员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性隔离作用,但在长时间佩戴中,尤其是对于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而言,其工作量较大,普通的防雾镜片,新型冠状病毒可经气溶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远距离扩散,若摘除擦拭护目镜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被感染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通过设置的防雾涂层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起雾模糊视线,设置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工作人员是否将其进行穿戴,以此来启动电池包工作,节约能耗,设置的表面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镜片是否起雾,并将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控制设置在镜片基体与防雾涂层之间的石墨烯发热层工作,自动进行除雾,进一步防止护目镜起雾。解决了目前常用的医用护目镜防雾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型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护框以及安装在护框上的绑带;其中:
所述护框上安装有镜片;
所述镜片包括镜片基体以及安装在镜片基体上的防雾涂层;
所述镜片基体和防雾涂层间还设有发热层;
所述发热层上还设有加热模块;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和电池包;
所述电路基板包括红外传感器、表面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主控芯片;
所述红外传感器、表面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
所述护框四周还设有多个呼吸阀。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绑带通过护框两端设置的压扣进行固定。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电池包为锂电池包。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护框底部中间处向内侧凹陷且具有一定弧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未经雅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5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