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多功能密闭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24078.1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姚彩霞;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多功能 密闭 雾化 装置 | ||
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多功能密闭雾化装置,其包括顺次连接的雾化面罩、连接管和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雾化面罩上设置能够吸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但不影响CO2等废气排出的呼吸过滤膜;在雾化面罩的贴脸侧设置充气密封圈,以及能够满足对充气密封圈进行充气的充气组件,充气密封圈外侧还设置有用于排出充气密封圈内部气体的排气组件;通过充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控制充气密封圈内部含有气体的多少以控制充气密封圈与面部的贴合度,当患者不需要完全密封状态时,面罩与面部距离增加,当患者需要完全密封状态时,面罩与面部皮肤紧贴。本实用新型有效保证雾化面罩和面部的贴合度,还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多功能密闭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现有的雾化装置一般包括起雾装置、雾化面罩和用于连接起雾装置和雾化面罩的连接管;临床上进行操作时,雾化面罩无法紧贴于患者的面部,使得雾化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并非为密闭式,因此患者在雾化过程中,部分雾化颗粒会大量存在空气中,且随着患者的呼吸,雾化颗粒会携带着患者呼出气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这个过程会增加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机率,特别是对于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保证雾化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封性能够大大减少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
另外,患者在雾化过程中还会有咳痰现象,例如结核疾病等,此时需要在保持雾化面罩和面部之间封闭性的同时,及时处理患者咳出来的痰液;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卸下雾化面罩后由患者自主或者辅助患者进行吐痰,并及时对已吐出的痰液进行处理;上述处理痰液的整个过程并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存在空气被污染的可能性。
综上,需要一种具有吸痰功能且整个使用过程均能保持密闭性的雾化装置,克服目前的雾化装置在雾化和吸痰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密闭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多功能密闭雾化装置。
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多功能密闭雾化装置,其包括顺次连接的雾化面罩、连接管和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罩上设置能够吸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但不影响CO2等废气排出的呼吸过滤膜;在所述雾化面罩的贴脸侧设置充气密封圈,以及能够满足对充气密封圈进行充气的充气组件,充气密封圈外侧还设置有用于排出充气密封圈内部气体的排气组件;通过充气组件和排气组件控制充气密封圈内部含有气体的多少以控制充气密封圈与面部的贴合度,当患者不需要完全密封状态时,面罩与面部距离增加,当患者需要完全密封状态时,面罩与面部皮肤紧贴。本实用新型有效保证雾化面罩和面部的贴合度,还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设置在充气密封圈左手侧或右手侧的外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部且能相对外套管做伸缩运动的内套管,以及设置在外套管前端的进气阀;通过此种方式向外拉动内套管时,充气密封圈内的压强减小,空气从外界经进气阀流入充气密封圈;当向内按压内套管时,充气密封圈内压强增大,但进气阀的设置使得内部气体无法流入外界,因此气体只能进入充气密封圈内。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控制充气密封圈的充气程度,在保证雾化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密闭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右手侧,以方便大多数人操作。
进一步,所述内套管前端设置有活塞,内套管后端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手柄;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内套管在相对外套相对移动时的封闭性。
进一步,所述外套管伸入充气密封圈内部,且进气阀位于外套管上当内套管完全伸入外套管时活塞的前端或者与活塞的位置平齐;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内套管一旦开始伸缩移动,进气阀即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未经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4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椭圆形薄板自动攻丝机
- 下一篇:一种房屋墙体的填充保温材料的建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