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重层预制钢管防触电外防腐涂层检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2354.0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廖青云;邓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重 预制 钢管 触电 防腐 涂层 检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管道配重层预制领域,特别是一种配重层预制钢管防触电外防腐涂层检漏装置,包括高压检漏仪、固定框架、弹性连接器、检测电极、导电刷和钢管传送装置检测电极通过弹性连接器连接于与地面固定的固定框架上。高压检漏仪正极与所述检测电极连接,负极与所述导电刷连接;检测电极与待检测钢管表面紧密接触,导电刷与待检测钢管的管端非涂层区域紧密接触;待检测钢管由钢管传送装置直线送入检测电极。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对钢管外表面防腐涂层进行360度全方位检漏,最快速度达到1米/秒,检验效率和准确度高,避免因防腐涂层表面存在漏点而导致配重层报废。同时不需要人工操作,防止因为使用高压电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管道配重层预制领域,特别是一种配重层预制钢管防触电外防腐涂层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底管道配重层预制行业中,配重层预制过程中对于防腐涂层的保护尤为重要,带有漏点或破损的涂层管道不能进行配重层预制。如果涂层存在漏点或破损而没有被发现或采取修补措施,配重层预制结束后,电绝缘试验失败将会导致配重层报废。另外如果涂层存在漏点或破损,管道安装埋在海底后,腐蚀介质将直接接触钢管导致钢管发生腐蚀,最终整条管线失效而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解决方案是:专门制作一个检验平台,待配重层预制钢管放在平台上,高压检漏仪与板式导电刷或半圆式导电刷连接后,人工拿着板式导电刷或半圆式导电刷对每根钢管的外表面防腐涂层进行检漏;每根12米长钢管需要10-20分钟检漏时间,检验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漏检等情况,同时人工接触高压线路容易漏电,存在安全风险。
中国实用新型(CN201320671741.3)公开了一种长输管线内涂层外接地线开路式电火花检漏装置,可以用于管道内涂层的检漏。但是其实用场景是在已经铺设好的管道中放入带有电火花检测装置的小车,随着小车的推进对管道沿线的内涂层进行检测。对于尚未安装到位的管道组件,使用此方式检漏效率很低,每次都需要重新置入和回收小车,而且其支持的内涂层检漏场景和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钢管外表面防腐涂层检漏场景相比,技术上差异较大,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层预制钢管防触电外防腐涂层检漏装置,可快速地在配重层预制前对钢管外防腐涂层实现连续、安全、全面的漏点检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重层预制钢管防触电外防腐涂层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检漏仪、固定框架、弹性连接器、检测电极、导电刷和钢管传送装置;所述检测电极通过所述弹性连接器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所述钢管传送装置中间的地面上;
所述高压检漏仪的正极由电线与所述检测电极连接;所述检测电极与待检测钢管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高压检漏仪的负极由电线与所述导电刷连接;所述导电刷与所述待检测钢管的管端非涂层区域紧密接触;
所述待检测钢管表面为外防腐涂层表面,由所述钢管传送装置直线送入所述检测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刷安装在所述待检测钢管的径向3点钟或9点钟方向,与所述待检测钢管保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极是一个环状检测电极;所述环状检测电极360 度包裹所述待检测钢管的所述外防腐涂层表面,并沿着圆周方向紧密接触所述外防腐涂层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检测电极由环形铜丝圈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检测电极还包含绝缘板;所述环状检测电极通过所述绝缘板固定在所述弹性连接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是环氧树脂绝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适用于管径为φ273mm至φ1219mm的所述待检测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检漏仪根据所述外表面防腐涂层的不同厚度,调整不同的输出电压;所述输出电压为0千伏至35千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2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