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胆胰腺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1015.0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蕊蕊;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胰腺 外科 导管 固定 装置 | ||
一种肝胆胰腺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倒F形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下侧底部设置有可调节上下位置的夹持片;所述夹持座前侧设置有可调节前后位置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可调节前后倾角的角度板;所述角度板前侧上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可左右摆动的翼板,所述翼板前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匚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侧分别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定位片。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因为导管固定不稳而导致的导管易脱落而导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胆胰腺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肝胆胰外科主要诊治的疾病包括胆囊疾病、肝脏疾病以及胰腺疾病。具体的疾病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腺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胰腺炎、胰腺癌、胆管癌、胆管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先天性胆道闭锁、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胆道损伤、胆道出血、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等。
肝胆胰腺外科的患者常常需要插入导管进行治疗,从而将肝胆胰腺处的积液等引流出来,从而帮助患者缓解和治疗肝胆胰腺的症状。但是目前患者在进行积液引流等操作时,常常因为导管固定不稳而导致导管脱落,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肝胆胰腺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因为导管固定不稳而导致的导管易脱落而导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肝胆胰腺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倒F形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下侧底部设置有可调节上下位置的夹持片;所述夹持座前侧设置有可调节前后位置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可调节前后倾角的角度板;所述角度板前侧上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可左右摆动的翼板,所述翼板前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匚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侧分别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定位片。
优选的,所述夹持座下端向上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夹持轮,所述夹持螺杆顶端和所述夹持片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片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夹持座前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上下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双向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所述双向螺杆的上下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上下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上螺块和下螺块;所述上螺块和下螺块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滑杆,所述移动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座前侧;所述上螺块的前侧铰接有上摆杆,所述上摆杆末端铰接于所述移动板后侧下部;所述下螺块的前侧铰接有下摆杆,所述下摆杆末端铰接于所述移动板后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前侧转动连接有角度螺杆,所述角度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角度轮;所述角度螺杆螺纹连接有角度螺块,所述角度螺块前侧铰接有角度撑杆,所述角度撑杆末端铰接于所述角度板后侧;
所述角度板的形状为倒L形,所述角度板的上侧后部铰接于所述移动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角度板前侧转动连接有分离螺杆,所述分离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分离轮;所述翼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角度板前侧左右部;所述分离螺杆螺纹连接有分离螺块,所述分离螺块左右侧分别铰接有分离杆,所述分离杆末端分别和对应位置的翼板铰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外侧分别向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分别和对应的定位片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片内端开有弧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设置可调节前后位置和倾角的角度板,从而能使得本装置根据导管的位置和长度来进行调节,故能使得本装置使用起来较为方便,降低固定导管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1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