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20339.2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燕;李意云;李宏钊;霍旭芝;周英姿;石木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一次性 吸氧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设置有鼻塞头,且鼻塞头与导管连通,所述导管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与导管活动套接,所述固定带的右端设置有调节锁套,且调节锁套与固定带活动套接,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置有扁圆形固定扣;通过设计了便于使用的固定带和调节锁套,能够便于对氧气管进行固定,避免发生缺氧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固定牢固,取材方便,通过设计了固定带和扁圆形固定扣,能够便于根据病人需要进行伸缩调节,减轻了负担,且操作简单、快捷,便于家庭使用,大大提高了吸氧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鼻塞法吸氧是一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吸氧方法有: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双腔鼻导管法。鼻塞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最佳。
现有的吸氧管材质偏硬,不便固定,经常自行从鼻孔松脱,调节扣固定不牢,固定无效,导致缺氧风险,且难以根据病人需要进行伸缩调节,增加了使用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了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具备便于固定和便于伸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吸氧管材质偏硬,不便固定,经常自行从鼻孔松脱,调节扣固定不牢,固定无效,导致缺氧风险,且难以根据病人需要进行伸缩调节,增加了使用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设置有鼻塞头,且鼻塞头与导管连通,所述导管外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与导管活动套接,所述固定带的右端设置有调节锁套,且调节锁套与固定带活动套接,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置有扁圆形固定扣,所述扁圆形固定扣与固定带活动套接,且扁圆形固定扣与固定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带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左端之间固定套接有防脱扣。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扁长条弹力带材质。
优选的,所述调节锁套的外侧粘接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式一次性吸氧管固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计了便于使用的固定带和调节锁套,能够便于对氧气管进行固定,避免发生缺氧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固定牢固,取材方便;
通过设计了固定带和扁圆形固定扣,能够便于根据病人需要进行伸缩调节,减轻了负担,且操作简单、快捷,便于家庭使用,大大提高了吸氧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导管;2、鼻塞头;3、固定带;4、调节锁套;5、扁圆形固定扣;6、调节阀;7、防脱扣;8、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未经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0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爽纯棉卫生巾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生物医疗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