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18038.6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明;何启运;潘立球;赖彩霞;王勋;吴启强;汪美珍;钟静丽;覃方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安斯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G01N29/22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兴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钢结构 焊缝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缝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调节机构,检测机构包括超声波探头、围绕在超声波探头四周的保护壳和用于传输数据的导线,调节机构包括杆身、设置在杆身头部的球铰连接结构和四条穿过杆身内部的牵引绳,牵引绳和保护壳能够带动超声波探头任意摆动,两个球铰连接结构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自然状态下检测机构保持位置固定。通过球铰连接结构,超声波探头可以实现在半球体范围内改变朝向,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杜绝了超声波扫描的死角,为全面检测保驾护航。在使用时,操作者单手握持杆身,根据情况另一只手分别拉动不同方位的牵引绳,如此便捷地调整超声波探头的朝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缝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广泛应用在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和石油化工等方面,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焊接质量相当关键,特别是对于大型的钢结构构件的焊缝检测异常重要。随着刚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设计、业主和制造单位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焊接缺陷的检出率、缺陷当量精度和缺陷性质判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探伤方式是采用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探头经过焊接处,相应地传回波形数据供后端分析。现有技术中超声波探头难以在狭窄的空间中完成探测,或部分死角不利于检测,导致检测不准确、不全面;在一些建筑中工人还需要站在较危险的位置检测,此时更谈不上反复调整站位完成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装置,可以灵活地调节超声波探头的朝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焊缝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超声波探头、围绕在所述超声波探头四周的保护壳和用于传输数据的导线,所述保护壳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保护壳的头部高于所述超声波探头的端部,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超声波探头后穿出所述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尾部设置成球铰连接结构;调节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检测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杆身、设置在所述杆身头部的球铰连接结构和四条穿过所述杆身内部的牵引绳,所述导线进入所述杆身后穿出,四条所述牵引绳的头部分别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四周边缘、尾部悬置在所述杆身的外侧,杆身的球铰连接结构与保护壳的球铰连接结构组合,使得所述牵引绳和所述保护壳能够带动所述超声波探头任意摆动,两个球铰连接结构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自然状态下检测机构保持位置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四条所述牵引绳的尾部设置有圆环形的拉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拉环为铁材质,所述杆身的侧面设有用于临时吸附固定所述拉环的磁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球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球头和设置在所述杆身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至少一个销钉,销钉旋转后可插入至底座的内侧挤压球头,用于调节球头和底座之间的摩擦阻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销钉抵住所述球头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过渡片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杆身为伸缩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杆身的尾部设有防滑握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球铰连接结构,超声波探头可以实现在半球体范围内改变朝向,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杜绝了超声波扫描的死角,为全面检测保驾护航。在使用时,操作者单手握持杆身,根据情况另一只手分别拉动不同方位的牵引绳,如此便捷地调整超声波探头的朝向,四条牵引绳的组合(相邻两条牵引绳的夹角为90°)已经足够大范围地调整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超声波探头;12、保护壳;13、球头;21、杆身;22、牵引绳;23、底座;24、拉环;30、销钉;40、防滑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安斯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安斯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8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