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15530.8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涛;张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转换器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单元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机壳与安装盖板以及连接器,所述的散热机壳内部安装有转换电源电压的PCBA,所述的散热机壳为内部下沉式腔体结构,所述的散热机壳内的空腔底部设有散热区,所述的散热区上设有与PCBA对位设置的导热胶层,所述的安装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散热机壳的空腔上方,所述的散热机壳外部的壳面上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壳体散热片。本实用新实连机器既可以作为PCBA与外部电源的转接装置,又可以作为散热机壳的一部分进行散热使用,整体结构的合理布局合理避免热量聚集,显著提升了电源转换器散热性能,以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单元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人们对汽车的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油电混合由于可以不受电池续航里程的影响,故又显得格外有优势。混动动力48V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控制相对容易,备受各主机厂的青睐。混动48V技术采用带传动一体化起动/发电机(BSG)取代传统发电机,BSG电机工作电压及整车电器的用电都需要经过DC/DC转换,所以DC/DC转换器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为保证DC/DC转换器能够在车辆运动时拥有一个稳固、且散热良好的工作环境,DC/DC转换器的散热结构的设计格外重要。
现有的电源转换器装配在发动机仓里,由于发动机舱装配空间小,环境恶劣,如高温、高湿、高粉尘等,要求采用自热散热方式。由于安装于电源转换器内部的PCBA包含有高功率的电子元件,如功率晶体管和功率电感,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因此需要及时把热量传输出去以保护PCBA。
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实用新型CN201921712804.9名称为“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在PCBA与外壳内部的金属隔断之间设置导热胶,导热胶将PCBA工作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到散热片,通过对散热片的数量、尺寸和散热片之间的中心距进行设置,从而达到自然散热。然而该技术方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于PCBA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尤其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器与外壳的连接方式并不利于热量的传导,严重影响内部热量向外散发的效果,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热量,如果不将连接器部分进行合理布置,仍会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集聚在壳体内,无法通过外壳的散热片进行散热,导致散热效果差,严重影响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因此,急需对现有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在装置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过热的问题,从而促进电源转换器的散热,增加电源转换器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机壳与安装盖板以及连接器,所述的散热机壳内部安装有转换电源电压的PCBA,所述的散热机壳为内部下沉式腔体结构,所述的散热机壳内的空腔底部设有散热区,所述的散热区上设有与PCBA对位设置的导热胶层,所述的安装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散热机壳的空腔上方,所述的散热机壳外部的壳面上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壳体散热片,所述的散热机壳一侧的壳体上设有正对内部空腔的安装开口,所述的安装开口为散热机壳空腔开口的壳体边缘向下切除的结构,所述的连接器由散热机壳上方向下卡入安装开口中,所述的连接器设有用于封堵散热机壳上的安装开口的安装挡板,所述的连接器置于散热机壳的空腔侧设有与PCBA电性连接的导电片,所述的连接器置于散热机壳的外部侧设有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柱。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器包括置于散热机壳内安装导电片的内壳体与置于散机壳外安装电源的外壳体,所述的安装挡板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散热机壳的空腔内部设有向空腔底部下凹的连接器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部分向散热机壳外部凸出置于壳体散热片中,所述的连接器的内壳体部分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的安装槽上设有固定内壳体的螺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5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