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重症临床用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14429.0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1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罗明波;莉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莉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重症 临床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重症临床用吸氧管,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吸氧导管和导管段,导管段的两端均固定有吸氧导管,导管段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远离导管段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排氧头,导管段的内部卡接有调节管,调节管包括活动连接管、固定环和连接块,活动连接管的外侧固定有多个固定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二排氧头的结构设计,使得移动调节管的位置改变第二排氧头和第一排氧头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一排氧头和第二排氧头夹住鼻子,方便固定,不易脱落;通过预热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供氧时,对氧气进行加湿和预热,避免因氧气干燥或较冷刺激呼吸道而引起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重症临床用吸氧管。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在神经外科重症临床医疗过程中吸氧器具是经常用到的医疗器械,其中吸氧管供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现有装置往往是通过耳挂式固定吸氧管,容易脱离,且吸入的氧气较凉或干燥都会刺激呼吸道,引起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重症临床用吸氧管,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往往是通过耳挂式固定吸氧管,容易脱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神经外科重症临床用吸氧管,包括吸氧导管和导管段,所述导管段的两端均固定有吸氧导管,所述导管段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导管段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排氧头;
所述导管段的内部卡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包括活动连接管、固定环和连接块,所述活动连接管的外侧固定有多个固定环,所述活动连接管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活动连接管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远离活动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排氧头;
所述吸氧导管的外侧装配有预热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段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调节管通过卡接槽与导管段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氧头和第一排氧头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防硌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氧头和第一排氧头均与防硌垫通过胶粘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机构包括外壳、加热丝和分隔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装配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底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有电池,所述电池与加热丝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加水口,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有吸水海绵,且所述吸水海绵位于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二排氧头的结构设计,使得移动调节管的位置改变第二排氧头和第一排氧头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一排氧头和第二排氧头夹住鼻子,方便固定,不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热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供氧时,对氧气进行加湿和预热,避免因氧气干燥或较冷刺激呼吸道而引起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管和第二连通管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莉,未经杨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4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多功能方舱式野营房
- 下一篇:一种通用性高的推拉门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