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12705.X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李扬;曹传鹏;孙丞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底部 调节 加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加固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调节螺杆,所述可调节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销片一,所述销片一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销钉,所述可调节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销片二,所述销片二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调节螺杆和连接轴的结合,通过将可调节螺杆设计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支撑,可通过连接轴来改变可调节螺杆的支撑角度,使得加固机构的位置布置更加灵活,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解决现有斜撑长度不宜调整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加固斜撑,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
背景技术
在住宅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铝合金模板将墙垛、构造柱等一次带出,但由于构造柱等细长构件下部支撑加固不到位易造成涨模、漏浆现象。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铝模构造柱底部固定时一般采用普通钢管进行斜撑,该支撑稳定性不足,且长度不宜调整,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2、现有的构造柱斜撑的加固稳定性不足,从而导致构造柱底部易涨模,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使用者调节的功能,解决现有斜撑长度不宜调整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构造柱斜撑的加固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达到降低构造柱底部涨模的几率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包括一种构造柱底部可调节加固斜撑,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加固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调节螺杆,所述可调节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销片一,所述销片一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销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调节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销片二,所述销片二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销片二和连接轴,实现对可调节螺杆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钢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膨胀螺栓孔和第二膨胀螺栓孔,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与连接孔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钢板、第一膨胀螺栓孔和第二膨胀螺栓孔的配合,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连接箍,所述连接箍活动连接在可调节螺杆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箍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箍,实现对加固机构进行拆卸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杆,所述固定套杆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轮,所述固定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锯齿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轮,实现对加固机构的长度进行调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钢板设置为长为十厘米、宽为八厘米、高为五毫米的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钢板的设计,实现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2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外科康复护理的固定组件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燃料自动化粉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