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09580.5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3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敬;郑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传敬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利用 余热 管壳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管,壳体中部设置有导流架,导流架设置在壳体进料口的正下方,导流架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下的顶部分流板,在导流架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中部分流板,在顶部分流板和中部分流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流孔;冷凝管自壳体内部延伸至壳体外部;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外部套装一保温套管,冷凝管连接保温套管,在保温套管的远离冷凝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该种管壳式冷凝器可以增大换热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还能充分利用余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换热器是化工、冶金、医药、电力、热能等涉及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各个行业中十分常用的工业生产设备。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单管程、双管程及多管程等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一般存在着壳管内流体与冷凝管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的效率较慢,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冷凝管中充入的高温空气一般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该种管壳式冷凝器可以增大换热物质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换热效率,还能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能源。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余热的管壳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弯曲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导流架,所述导流架设置在壳体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流架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向下的顶部分流板,在导流架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中部分流板,在顶部分流板和中部分流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分流孔;所述冷凝管自壳体内部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外部套装一保温套管,所述冷凝管连接保温套管,在保温套管的远离冷凝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顶部分流板自进料口的正下方向两侧倾斜向下延伸至侧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中部分流板可以设置多个。
优选的,所述中部分流板设置在冷凝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部分流板设置壳体和冷凝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在壳体的上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顶部分流板和中部分流板,当物料自进料口处进入后,由于顶部分流板为倾斜向下的设置,因此物料进入后被分散到壳体横向的各处,避免物料只是竖直向下直接流入到壳体底部。当物料自顶部分流板分散到各处后之后,又被中部分流板阻挡,一部分自分流孔处直接落下,另一部分顺着分流板分流到各处,有效的增加了物料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凝效率。2、在进料管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套管,冷凝管连接保温套管,可以充分利用冷凝管内高温气体的热量,对进料管内的物料进行预热,一方面提高物料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冷凝管的余热,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料管和保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冷凝管;5、导流架;6、顶部分流板;7、中部分流板;8、分流孔;9、进料管;10、保温套管;1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敬,未经陈传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9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