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饲喂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7310.0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任素娟;顾志菊;孙路路;金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饲 喂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饲喂药器,包括上盖、捣药杵以及碾药盒,所述碾药盒内设碾药槽,所述上盖覆盖安装在所述碾药盒上,所述捣药杵穿过所述上盖伸入所述碾药槽内;所述碾药盒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药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捣药杵和碾药盒互相配合,对药物进行碾碎操作,捣药杵退出和碾药盒的配合,留出碾药盒内部空间作为后续溶解药粉之用,溶解后形成药液,药液可以直接通过鼻饲管给病人喂药,在该过程中,精确鼻饲给口服固体药剂量,减少药物来回转移浪费,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药物被污染的几率小,更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饲喂药器。
背景技术
鼻饲即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治疗的技术,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不能张口的病人,如昏迷、破伤风、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病人和拒绝进食的病人,目前,临床上通过胃管供给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流质食物,在给病人服用口服药物时,则需要将药物碾碎溶解后,再用注射器抽吸推入胃管,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而且经过多次转移的药物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集碾药和混合药物于一体的鼻饲喂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鼻饲喂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捣药杵以及碾药盒,所述碾药盒内设碾药槽,所述上盖覆盖安装在所述碾药盒上,所述捣药杵穿过所述上盖伸入所述碾药槽内;所述碾药盒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药口。
优选地,所述上盖螺纹连接在所述碾药盒上。
优选地,所述捣药杵包括研磨头、连接在所述研磨头上的锥杆以及连接在锥杆上的握杆,所述握杆和所述锥杆呈T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盖设有通过孔,所述锥杆穿过通过孔,且所述锥杆下端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通过孔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研磨头上表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围绕所述锥杆一圈设置,在锥杆外螺纹和通过孔内螺纹配合时,所述密封垫抵靠在所述上盖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研磨头上具有圆弧形研磨面,所述碾药槽也呈与所述研磨面配合的圆弧形研磨面。
优选地,所述出药口低于所述进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捣药杵和碾药盒互相配合,对药物进行碾碎操作,捣药杵退出和碾药盒的配合,留出碾药盒内部空间作为后续溶解药粉之用,溶解后形成药液,药液可以直接通过鼻饲管给病人喂药,在该过程中,精确鼻饲给口服固体药剂量,减少药物来回转移浪费,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药物被污染的几率小,更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碾药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捣药杵和上盖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11、内螺纹,2、碾药盒,21、碾药槽,22、圆弧形研磨面,23、进水口,24、出药口,3、捣药杵,31、锥杆,311、外螺纹,32、研磨头,321、密封垫,33、握杆,4、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7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桌面喷洒消毒功能的物联网机器人
- 下一篇:抓瓶夹具及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