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6004.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郭素云;张秀芬;卢艳春;杨志强;蒋婷;徐东英;李恒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2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小象 田间 自动 感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包括捕捉部、帽部、导滑件、盛药件、诱捕件和逃生孔;所述盛药件置于捕捉部内;所述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该导滑件的另一端向捕捉部内延伸,并延伸至所述盛药件的上方;所述帽部间隔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所述帽部与捕捉部之间预留有通口;所述诱捕件的一端安装于帽部,其另一端伸入导滑件;其中,所述捕捉部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逃生孔。本实用新型能诱捕甘薯小象甲雄虫,诱捕后,甘薯小象甲雄虫自动感染白僵病,甘薯小象甲雄虫回到田间后,通过交配或接触,病菌在田间自动传播,实现群体灭杀甘薯小象甲,以达到防治小象甲的目的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
背景技术
甘薯小象甲,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动物。主要以成虫在田间和贮藏薯块中及茎、叶、土缝等隐蔽处越冬;卵、幼虫和蛹也能在薯块中越冬。早春成虫先在过冬植物上完成1代,再转移到田间为害。成虫飞翔力弱,怕直射日光,有假死性。卵多散产在薯块的皮层下,其次是较粗的薯蔓上,产卵孔口一般盖有胶质物,每雌约产卵30~200粒。
然而,采用农药并不能对甘薯小象甲有效灭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包括捕捉部、帽部、导滑件、盛药件、诱捕件和逃生孔;所述盛药件置于捕捉部内;所述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该导滑件的另一端向捕捉部内延伸,并延伸至所述盛药件的上方;所述帽部间隔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所述帽部与捕捉部之间预留有通口;所述诱捕件的一端安装于帽部,其另一端伸入导滑件;其中,所述捕捉部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逃生孔。
工作原理:
诱捕件上放有性诱剂,雄性甘薯小象甲受到诱捕件上的性诱剂吸引,爬上捕捉部的顶部,而导滑件的一端安装于捕捉部的顶部,且该端呈敞口,雄性甘薯小象甲向诱捕件爬行时,会因其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导滑件,导滑件将雄性甘薯小象甲导送至其下方的盛药件,而盛药件内盛放球孢白僵菌,从而雄性甘薯小象甲沾附有球孢白僵菌,甘薯小象甲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而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甘薯小象甲,从捕捉部的逃生孔爬出,返回群体,自动感染球孢白僵病的甘薯小象甲通过交配或接触,将病菌于群体内传播,使得甘薯小象甲群体感染球孢白僵病,实现群体灭杀甘薯小象甲,实现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目的。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呈环状安装于盛药件,用于限制甘薯小象爬出盛药件的时间;当多个阻挡件时,相邻阻挡件之间间隔安装。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隔为2~4c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帽部包括支撑杆、支撑帽和套筒;所述套筒设置于支撑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套筒插套式连接,其另一端安装于捕捉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滑件呈漏斗结构。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捕件包括吊杆和托药件;所述吊杆的一端安装于帽部,其另一端与托药件连接;所述托药件用于盛装性诱剂。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甘薯小象甲田间自动感染装置还包括爬行支架;所述爬行支架安装于捕捉部的底部。爬行支架既能支撑抬高捕捉部,又能利于甘薯小象甲从爬行支架爬离进入田间。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爬行支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多个爬行面;所述爬行面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底部,其中,每个逃生孔对应设有一爬行面;所述爬行面设有折弯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6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