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5320.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波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2C18/16;B08B9/087;C02F11/00;C02F11/12;C02F11/13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钟骁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预处理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筒,所述干化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通电接片一,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块,传动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通电接片二,通电接片一与通电接片二接触,传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环,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电机三带动破碎刀轴转动,对干化筒内的含油污泥进行破碎和干化,由于刮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三个破碎刀轴,使得刮板被限位,不会发生自转,能够稳定刮除干化筒内壁的污泥,实现含油污泥干化过程中将污泥破碎,提高干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对于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必须进行驱油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对含油污泥的处理也是石油开采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0175123.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壳体、传输部和给气部构成,壳体的内部设有传输部,壳体与给气部管路连接,壳体设有进料斗和出料斗,传输部是由三组传输组合首尾相接而成,传输组合的传输平台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传输螺旋杆置于传输平台的顶部;给气部的热风循环器的输出管路输出端位于传输螺旋杆的进料端上方,在热风循环器的输出管路上设有引风机和加热器。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在对含油污泥干化过程中不能将污泥破碎,导致干化过程中,污泥内部不能干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筒,所述干化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通电接片一,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动块,传动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通电接片二,通电接片一与通电接片二接触,传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环,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转杆为中空结构,通电接片二的一端连接有导线,导线设置于转杆内部,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三,导线的一端与电机三连接,电机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碎刀轴,电机三的外部套有保护罩,保护罩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化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铰接有密封门,干化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控阀,干化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干化筒的内壁设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刀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刮板,刮板的一侧为圆弧结构,刮板与干化筒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化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上齿板,定位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下齿板,定位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轴,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轴上的齿块分布长度为齿轮轴自身周长的一半,且齿轮轴能够分别与上齿板和下齿板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件的一侧转动连接于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固定连接于干化筒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预处理用干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波,未经杨志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5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