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05203.4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0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胜;胡洋;闫冲冲;赵晓杰;蒋明全;何飞;韩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郑广建;王永新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井盖 拆除 施工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其包括手持部、调节部、上连杆、连接部和下连杆,手持部通过调节部与上连杆连接,上连杆对称设置于手持部的两侧并通过连接部与下连杆连接;调节部的内部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分别与手持部及上连杆连接,旋转调节部能够调整上连杆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螺杆,其横穿所述连接部并由蝶形螺母固定;下连杆为由长杆与短杆形成的L形结构,短杆朝向所述手持部设置以卡接待拆卸的井盖的边缘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撬棍施工方式,提升了施工的便捷性;此外,该施工器具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上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出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经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配合排水管道,在道路上会安装市政道路井盖。
井盖通常是金属井盖或者高强度纤维水泥混泥土井盖,在市区的路政方面,一般采用圆形井盖,在井盖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用以移动井盖和释放沼气的长方形通孔,在需要打开井盖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的时候,目前都是工人使用撬子插入两个长方形通孔中把井盖撬起,然后拖动井盖离开井口,这样的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效率比较低,安装井盖的时候,也需要工作人员把井盖搬到井口进行安装,耗时耗力。
传统开井盖方式使用撬棍,不仅容易将井盖撬裂,导致损坏耗,而且耗时耗力,还可能发生井盖滑入井内,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冬天用撬棍,手抓取撬棍,搬运井盖、水篦子或水泥砖等易造成工人冻伤或增加摔伤等安全风险。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撬棍施工方式,提升了施工的便捷性;此外,该施工器具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上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井盖拆除的施工器具,其包括手持部、调节部、上连杆、连接部和下连杆,所述手持部通过调节部与上连杆连接,所述上连杆对称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两侧并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杆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内部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分别与手持部及上连杆连接,旋转所述调节部能够调整所述上连杆之间的距离;还包括螺杆,其横穿所述连接部并由蝶形螺母固定;所述下连杆为由长杆与短杆形成的L形结构,所述短杆朝向所述手持部设置以卡接待拆卸的井盖的边缘位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螺杆的外周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连接部之间。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为棒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螺纹孔以连接所述上连杆及下连杆;所述连接部还配置有连接孔,其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贯通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螺杆的外径相匹配。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侧设置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垂直于所述连接孔的轴线设置,所述蝶形螺母抵接于所述平面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短杆的长度为5mm-10mm。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手持部由钢筋折弯而成,其中部位置设置有弧形拱起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弧形拱起部的外周侧配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由硅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连杆为L形结构,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部及连接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5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