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04372.6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翔;骆佳欢;刘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31/54;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 地址: | 3113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线束导通 测试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线测试器具。目的是提供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该器具应能快速简单地进行断路测试,以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准确性。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器具包括一端开口且盛有导电液的绝缘座体、安装在绝缘座体中的电池、两端分别接通电池与导电液的发声器以及接通电池另一端的测试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线测试器具,尤其是测试网线线束是否导通的器具。
背景技术
为保证网线线束的安全可靠地使用,必须按产品标准在线束生产线上或用户使用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工艺筛选和补充筛选,以便及时发现和剔除接触不良(断路、瞬断),绝缘不良(短路)及装配错误(误配线)等不合格失效产品。但目前有些单位在生产或使用现场检测线束是否导通的手段还比较落后,还在用手工逐点搭接(需要预先剥除导线的护套,使得其中的导体暴露以利于搭接),来观察判断每条连接线的通断。这样进行导通检测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工人易疲劳,还十分容易造成错检或漏检。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该器具应能快速简单地进行断路测试,以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器具包括一端开口且盛有导电液的绝缘座体、安装在绝缘座体中的电池、两端分别接通电池与导电液的发声器以及接通电池另一端的测试线。
所述绝缘座体上还设置一金属板,金属板与所述电池接通,所述测试线
也接通金属板。
所述发声器为蜂鸣器或喇叭。
所述绝缘座体为塑料座体。
所述金属板为铜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测试,只需根据测试线所接触的导线是否发出声响,即可判断该导线合格;不但减少了现有测试方式的工作量(现有方式需要在每根导线的两端剥除护套,然后再搭接测试线)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较现有测试方式提高至少4倍测试效率),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整体结构也小巧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快捷的线束导通测试器具中,绝缘座体1的一端开口(优选顶端开口以方便测试)并且盛有导电液7,电池安装在绝缘座体的电池盒中(图中省略);发声器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线3接通电池与导电液,测试线5接通电池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座体上还设置一金属板4,金属板与所述电池接通,所述测试线也接通金属板。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器为蜂鸣器或喇叭。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座体为塑料座体。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金属板为铜板。
此外,该绝缘座体的开口部位还可设置一抽屉式盖板1-1,非测试状态时可合上盖板,以保持导电液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绝缘壳体内装入导电液,铜板放置在壳体上,蜂鸣器一端连通电池后再连接铜板,另一端沉放在导电液中;铜板上再连接测试线,连接被测网线6,假设被测网线是4*2*0.57规格的,那么一端共计有8根导线6-1,将所有的网线一端全部沉放在导电液中,再在所有网线的另一端任取其中一根导线连通测试线,如果蜂鸣器没有响,表明该根导线出现断路,可取出这根导体;再将另外的7根导线一起放入导电液中,又将其中一根导线连通测试线,如果蜂鸣器响,则表示该导线出现短路,为导通状态。以此类推将所有8根导线逐一检测,以确保产品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4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