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3750.9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5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翔;朱小林;海航;沈卫东;雷体平;张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4 | 分类号: | F17C3/04;F17C3/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26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容器。其绝热结构包括:封头绝热被,包括层叠缝制在一起的第一封头绝热层和第二封头绝热层;第一封头绝热层的外边缘与第二封头绝热层的外边缘在轴向上具有间距;筒体绝热被,包括层叠缝制在一起的第一筒体绝热层和第二筒体绝热层;第一筒体绝热层的两端缘和第二筒体绝热层的两端缘沿筒体的轴向上分别具有间距;第一筒体绝热层的端缘和第一封头绝热层的外边缘对接,第二筒体绝热层的端缘和第二封头绝热层的外边缘对接。上述各绝热被均为双层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单层绝热被单元,能够节省重复包覆的时间,且连接处无绝热材料的叠加,避免了绝热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容器。
背景技术
低温绝热容器由于其安全、高效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工业化生产及运输行业。
低温绝热容器多为包含内胆与外壳的双层结构,为减小辐射传热,需要在内胆上包覆绝热被。目前,绝热被多为在内胆外缠绕的绝热材料而成,绝热材料由具有高反射能力的铝箔和具有低热导率的低温绝热纸交替复合而成。在低温绝热容器生产加工时,需要将上述绝热材料一层一层地通过铝箔胶带缠绕在容器的内胆上。具体操作为:容器内胆放置在包覆机上缓慢转动,将绝热纸缠于内胆上随着内胆的转动并缓慢包覆;在缠绕过程中,需要有技术工人在一旁进行拍实压紧;由于绝热纸比较脆,因此内胆不能旋转过快,否则容易将绝热纸拉断,所以也就限制了整个缠绕过程的速度,降低了绝热材料的包覆效率。且在封头及管路部位的绝热纸不好处理,容易产生碎屑。具体来说,铝箔包覆球面(内胆的封头处)时容易产生褶皱,再经拍打就比较容易破碎;另外,绝热纸自身较脆,在封头的管路处,绝热材料必须进行裁剪避开管路,剪开处的绝热材料复合层之间变得疏松,拍打时容易破碎,而且有的碎屑一开始会隐藏在复合层之间,抽真空室容易被抽出来,极有可能堵在抽真空口处,降低了抽真空效率,影响了内胆的真空性能,影响了产品质量。
目前,请参照图1,在常见的20尺与40尺低温罐箱的生产中,在进行绝热被缠绕于内胆时,筒体绝热被500在内胆的直筒部分上分为5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由一幅1600(幅宽)×7200(周长)的绝热材料和两幅1800(幅宽)×7200(周长)的绝热材料沿直筒的轴向依次搭接组成;第二单元由一幅1600(幅宽)×7250(周长)和两幅1800(幅宽)×7250(周长)的绝热材料沿轴向依次搭接组成;第三单元由一幅1600(幅宽)×7300(周长)和两幅1800(幅宽)×7300(周长)的绝热材料沿轴向依次搭接组成;第四单元由一幅1600(幅宽)×7350(周长)和两幅1800(幅宽)×7350(周长)的绝热材料沿轴向依次搭接组成;第五单元由一幅1600(幅宽)×7400(周长)和两幅1800(幅宽)×7400(周长)的绝热材料沿轴向依次搭接组成。在封头部分,封头绝热600被由5个直径为2600mm的圆片层叠包覆而成。在管路部分,预先制作1片8000mm×1800mm的管路材料,并经过现场裁剪后包覆。
在进行上述的绝热被单元包扎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在缠绕前,首先对内胆表面进行清洗,再将内胆进行加热干燥除湿处理,使表面水分完全蒸发;在封头与直筒焊缝外侧200mm处焊接一圈绝缘焊钉,钉距300mm。
B、从距前封头直边段焊缝约322.5mm位置起,先用一幅1600mm(幅宽)的绝热材料包覆筒体。
C、再用第二幅1800mm幅宽的绝热材料包覆筒体,并与前一幅绝热材料搭接,两者的搭接处的重叠宽度为100~200mm,用同样的方法包扎剩余第三幅绝热材料,直至五副绝热材料完全包覆筒体。
D、将一个φ2600的圆片同心包覆在前封头上,其多余部分搭接在筒体绝热被之上,再用相同的方法在后封头上包覆一φ2600的圆片。
E、重复步骤B~D的包覆方法包覆完剩下的4个筒体绝热被、4个前封头圆片和4个后封头圆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3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Y双轴双层联动组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的多功能绿化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