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2218.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兵;甘露;李响;唐茂;侯怡鑫;梁为;董兴林;黄凯;朱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重庆)西南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万建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压气 轴承 冲压 折弯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底层箔片冲压平板,所述工装本体具有顶层箔片冲压平面和底层箔片冲压平面,所述顶层箔片冲压平面内凹形成第一顶层折弯卡槽,所述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顶层折弯卡槽连接的第二顶层折弯卡槽,所述顶层箔片冲压平面为平整面;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内凹形成第一底层折弯卡槽,所述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底层折弯卡槽连接的第二底层折弯卡槽,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具有拱形凹模,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板具有与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匹配的拱形凸模。本工装可以提高箔片折弯加工的一致性和效率,降低了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并且提高了箔片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径向动压气体轴承由外圈至内圈包括轴承座1、底层箔片2和顶层箔片3,底层箔片和顶层箔片的数量可多于一片。底层箔片和顶层箔片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径向动压气体轴承装配时,需要将顶层箔片和底层箔片的固定端装配固定到轴承座上。由于轴承座为圆筒状结构,且圆筒直径较小,难以像推力轴承那样通过焊接来将底层箔片和顶层箔片固定到轴承座上。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卡槽固定,即在轴承座上预先加工出固定卡槽,将底层箔片和顶层箔片固定端进行折弯,然后将折弯部分卡到轴承座预留的卡槽中实现箔片的固定,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
在径向动压气体轴承的加工过程中,顶层箔片需要固定端折弯,如图2,底层箔片需要固定端折弯并压力成型出拱形结构,如图3。
现有径向动压轴承箔片的冲压和折弯采用两套单独的工装先后开展工艺加工。由于箔片尺寸小且厚度薄,加工过程中箔片装夹固定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加工效率比较低且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箔片成型失败或一致性差。此外箔片固定端折弯目前并没有公开的工装,主流技术采用的是手工弯折出固定端的折弯部分,这种操作方式效率不但低下,而且由于手工施加的力比较小,难以有效弯折出折弯部分垂直的角度,导致折弯部分在装配时无法有效固定,同时由于折弯部分一致性差,导致多层箔片在同一轴承座卡槽中装配时难以有效卡进固定卡槽内,降低了装配的效率和轴承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提高折弯操作的一致性,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底层箔片冲压平板,所述工装本体具有顶层箔片冲压平面和底层箔片冲压平面,所述顶层箔片冲压平面内凹形成第一顶层折弯卡槽,所述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顶层折弯卡槽连接的第二顶层折弯卡槽,所述第一顶层折弯卡槽与第二顶层折弯卡槽垂直设置,所述顶层箔片冲压平面为平整面;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内凹形成第一底层折弯卡槽,所述工装本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底层折弯卡槽连接的第二底层折弯卡槽,所述第一底层折弯卡槽和第二底层折弯卡槽垂直设置,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具有拱形凹模,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板具有与底层箔片冲压平面匹配的拱形凸模。
其中,所述工装本体为矩形金属块。
其中,所述工装本体和底层箔片冲压平板上分别正对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有定位销。可以更好的对工装本体和底层箔片冲压平板进行定位,进而对拱形凹模和拱形凸模进行定位匹配。
其中,所述底层箔片冲压平板为金属块。
其中,还包括顶层箔片冲压平板,顶层箔片冲压平板具有冲压平整面。
综上,本径向动压气体轴承冲压折弯工装,可以实现径向顶层箔片和底层箔片的折弯加工,可以提高折弯加工的一致性和效率,此外还可实现底层箔片拱形的压力成型,将底层箔片的折弯和冲压加工采用同一工装操作,降低了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并且提高了箔片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的径向动压气体轴承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重庆)西南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重庆)西南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2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落煤筒堵煤信号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