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0638.X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7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毕吉鹏;王连玺;丁兴森;杜兆龙;杨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振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4B15/02;F04B53/16;F04B53/08;F02M31/16;F02N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油箱 输油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涉及到油箱输油泵领域,包括输油泵壳体,输油泵壳体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风筒,另一侧设置有出风筒,输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当输油泵壳体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进出油时,油液中的热量传递到金属散热管与输油泵壳体内壁上,而出风筒中的扇叶转动时,会从进风筒处吸入冷空气进入散热腔与金属散热管的内部,冷空气将金属散热管和输油泵壳体内壁上的热量从出风筒处带走,实现了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腔均匀包覆在油腔的外部,而金属散热管设置在油腔的内部,保证散热效果好的同时又不占用过大的额外空间,不会存在散热片状的凸起结构,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输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叉车油箱在供油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或电子控制模块进行操作,电子控制单元或电子控制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该电子控制单元或电子控制模块的自身装置往往无法冷却,故大多数油箱输油泵生产企业采用一个专门的冷却板,把电子控制单元或电子控制模块贴在上面,实现冷却功能。但是,该冷却板占用了汽车发动机大量安装空间,同时冷却效果差,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且输油泵在油箱内低温时也不便输油。因此,发明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油箱输油泵,包括输油泵壳体,所述输油泵壳体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风筒,另一侧设置有出风筒,所述输油泵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输油泵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油腔与包覆在油腔外圈处且与油腔分离的散热腔,所述进风筒、出风筒连通散热腔的内部,所述油腔的内部设置有多组上下设置的金属散热管,所述金属散热管呈等距离设置,金属散热管同时连通输油泵壳体上下的散热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风筒和出风筒的表面均设置有多组内外贯穿的进出风孔,所述进出风孔呈圆孔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输油泵壳体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进出油时,油液中的热量传递到金属散热管与输油泵壳体内壁上,而出风筒中的扇叶转动时,会从进风筒处吸入冷空气进入散热腔与金属散热管的内部,冷空气将金属散热管和输油泵壳体内壁上的热量从出风筒处带走,实现了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腔均匀包覆在油腔的外部,而金属散热管设置在油腔的内部,保证散热效果好的同时又不占用过大的额外空间,不会存在散热片状的凸起结构,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出风筒的内部连通散热腔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焊接有传动单元,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风槽,所述传动单元的端部传动连接有设置在出风筒中的扇叶。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单元可使用防水电机等装置,传动单元启动时将散热腔、金属散热管内部的空气从出风筒表面的进出风孔吸出,而散热腔、金属散热管中空气被吸出形成负压时,外部的空气从进风筒上的进出风孔再次进入,形成循环的散热目的,且自然风直接通过金属散热管经过油腔的内部对油进行高效率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金属散热管的外圈处设置有存储水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圈处固定焊接有多组上下分布的金属片。
进一步的,外管中的水可增加油中的热量吸收,便于热量传递到金属散热管的内壁上,而外管外部的金属片增加了冷热交换的面积,增加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多组上下分布的加热单元。
具体的,加热单元可使用电加热板等装置,当加热单元给外管中的水加热时,可对油腔中的油均匀加热,适合冬天油液温度低的时候预热使用,且水的沸点低,达不到油的燃点,安全性高,且可给加热单元限制加热功率,避免加热单元加热时的温度不会过高,保证了使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输油泵壳体底部的水管,所述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开关阀,所述输油泵壳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遮挡在水管端部的保护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振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振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0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