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98872.3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芝;商勇;张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点 壳体 隔热 成型 模具 | ||
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属于隔热屏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连接有下模,下模上方设有与下模相匹配的上模,上模顶部固定有模柄,模柄固定于压力机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开设有成型槽,所述上模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成型槽,第一成型槽的上表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成型槽,所述上模上与下模的相对面向外凸起形成与第二成型槽相匹配的成型压块。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合模一次,能保证产品压凹形面和卷锥形筒面一次成型,减少了两次装夹对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的影响,可以避免产品起皱和凹坑的产生;同时,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热屏成型技术领域,涉及成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修理某俄制发动机中,发现支点壳体隔热屏局部有损伤、变形等情况无法修复,需要新自制隔热屏。该隔热屏的成型主要是压凹形面和卷锥形筒面,现有技术方案采用分两步工序成型:第一步用简易压形模压凹形面,第二步手工辅助心轴卷锥形筒面成型。
产品分两步工序成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产品成型后表面产生起皱和小凹坑,该隔热屏原材料为0.15mm的钛合金TA1,钛合金对表面缺陷和应力集中有较大的敏感性,起皱和小凹坑无法消除,影响产品外观质量;二是凹形面成型后再卷锥形筒面,凹形面与筒面的交汇处变形,凹形面局部尺寸超差,同时卷锥形筒面定位不准确,也容易产生尺寸超差,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三是生产效率低下,卷锥形筒面为手工成形,劳动强度大,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效率低且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连接有下模,下模上方设有与下模相匹配的上模,上模顶部固定有模柄,所述模柄固定于压力机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开设有成型槽。
优选的,所述下模为圆锥筒形,圆锥筒的中线与下模板平行,圆锥筒的底部沿其高度方向截有矩形平面,所述下模的矩形平面与下模板连接,所述下模通过螺钉固定于下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圆锥筒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槽的上表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成型槽。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形状与下模相匹配,所述上模的内径等于下模的外径,所述上模上与下模的相对面向外凸起形成与第二成型槽相匹配的成型压块。
优选的,所述成型压块的表面积小于第二成型槽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上模与模柄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点壳体隔热屏成型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合模一次,能保证产品压凹形面和卷锥形筒面一次成型,减少了两次装夹对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的影响,可以避免产品起皱和凹坑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破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下模板,2-下模,3-上模,4-模柄,5-第一成型槽,6-第二成型槽,7-成型压块,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未经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8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口患者腹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