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便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8762.7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霞云;徐雪飞;王亚萍;郑丽芳;庞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地址: | 324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其包括引流管、气囊、引流袋,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一引流管的后部设有冲洗管、充气管,充气管与气囊连通,充气管上设有控制阀;冲洗管上设有单向阀,冲洗管的管口设有管塞;第一引流管的后端与引流袋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引流管的一端插设在引流袋内,引流袋上设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其不仅能够实现对危重患者大便的密封收集,防止大便外露刺激肛周皮肤,且在粪便堵塞引流管时,通过冲洗管消除堵塞;并且引流袋的固定组件可通过悬挂,避免引流袋受到挤压,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实用性强,适合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便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 associateed dermati-tis,IAD)为长期位于尿液和粪便中皮肤所发生的炎症。对医院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IAD发生率超过40%,在ICU病房中发病率在80%以上。ICU患者大小便失禁为临床中高发症状,诸多因素均可导致此症状,包括脑中风、脑损伤、老年痴呆等。主要是因病人肛门括约肌控制功能丧失,意志无法再支配排便,导致病人于毫无知觉时排便。若病人有此症状,易浸渍肛周皮肤,导致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病人由此可见程度不等的疼痛表现,除了对此类病人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可对其治疗与预后产生影响。失禁病人要承受极大的身心压力,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目前传统护理方式是清洗局部皮肤,让其处于干燥状态,减少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如使用止泻药等,但服用控制大便的药物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如腹胀、腹痛、大便干结、便秘等,影响患者心理与生理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频繁的冲洗或擦洗、更换护理垫等也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也有采用大便引流装置的,但对于现有技术的大便引流装置,一旦大便硬度较高就容易堵塞引流管,此时如果正常引流,只能终止引流或更换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使用更为方便的大便引流装置,不仅可解决大便干硬所造成的阻塞问题,且引流袋便于更换,可避免反复插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其包括引流管、气囊、引流袋,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所述气囊套设在第一引流管外,所述气囊设置靠近第一引流管的前部,第一引流管的后部设有冲洗管、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气囊连通,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控制阀,通过充气管可控制气囊的充放气;
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冲洗管的管口设有管塞;
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后端通过卡接第二引流管与引流袋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二引流管的未与第一引流管连接的一端插设在引流袋内,所述引流袋上设有固定件。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冲洗管、充气管、第一引流管的管口方向一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接在引流袋上的可转向的挂钩。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固定件包括2根或以上的固接在引流袋上的绑绳。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充气管包括位于第一引流管管壁内的第一充气管、位于第一引流管外的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的管腔与气囊、第二充气管的管腔相连通。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第二引流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引流管远离引流袋的一端固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引流管的管口相配合。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管塞上开有通孔。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引流袋上设有3/4量指示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未经衢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8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整治施工用土方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拼接式LED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