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生产用干燥除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96595.2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鹤松;曾国元;邹佛生;邓克文;刘伟强;肖小兵;贺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0/00 | 分类号: | F26B20/00;F26B17/20;F26B11/14;F26B21/00;F26B23/04;F26B25/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 地址: | 331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镁 生产 干燥 除湿 装置 | ||
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生产用干燥除湿装置,包括料仓(1)、螺旋铰刀输送机(2)、电热空气发生器(3)、铰刀输送排气管(4)、进料管(5)、进料口(6)、出风口(7)、干燥筒排气管(8)、干燥筒(9)、电热圈(10)、干燥筒搅拌装置(11)、活性炭吸附装置(12)、引风机(13)、排气口(14)、出料管(15)、包装机(16)。所述装置通过在螺旋铰刀中一段干燥,通过≥130℃的热风,可以将表面水份基本去除,经过去除表面水份后的氢氧化镁粉体再经过干燥筒的二段干燥工艺,采用搅拌干燥的工艺,可以将剩余的水份去除,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将产品的水份降低到0.2%以下;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水分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生产用干燥除湿装置,属精细化工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细氢氧化镁由于其独特的阻燃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超细氢氧化镁存在着容易吸潮的缺点。在采用超细粉碎加工的过程时,由于其吸潮性强容易造成水份偏高,由于其水份偏高导致应用于下游行业时与基材的结合性不强,下游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
传统的超细氢氧化镁加工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加热干燥除湿的工艺去除水份,这种工艺能耗大,水份去除不完全;而且通常为间歇式操作工艺,生产员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超细氢氧化镁生产过程中的干燥效率,制得含水率较低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开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生产用干燥除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生产用干燥除湿装置,包括料仓、螺旋铰刀输送机、干燥筒、包装机、电热空气发生器、铰刀输送排气管、电热圈、干燥筒搅拌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引风机。
所述电热空气发生器的出气端进入螺旋铰刀输送机内,向螺旋铰刀输送机提供热空气;经过螺旋铰刀输送机后的加热后空气由铰刀输送排气管排出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引风机从活性炭吸附装置将废气引出,经排气口排出;所述料仓下部出料口连接螺旋铰刀输送机的进料口;螺旋铰刀输送机的输出端通过进料管进入干燥筒;干燥筒下部的出料管连接包装机;干燥筒下部的出风口采用吸潮透气膜扎口并通过干燥筒排气管与铰刀输送排气管相连接。
所述干燥筒为内外两层的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结构;两层中间设置电热圈;干燥筒中心位置安装有干燥筒搅拌装置;干燥筒搅拌装置通过干燥筒顶部安装的传动电机传动搅拌。
所述螺旋铰刀输送为水平安装,卧式铰刀在密封罩内工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两段干燥相结合,通过在螺旋铰刀输送机中一段干燥,通过≥130℃的热风,可以将表面水份基本去除;经过去除表面水份后的氢氧化镁粉体再经过干燥筒的二段干燥工艺;采用搅拌干燥的工艺,可以将剩余的水份去除,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将产品的水份降低到0.2%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两段干燥工艺,可将将产品的水份降低到0.2%以下。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及时的将排气管中的水份进行收集吸附,同时活性炭还可以吸附其它的小分子物质,在助力提高干燥效率的同时还可实现降低生产环境中的气味等影响,有利于清洁生产和保障操作员工的身心健康。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了吸潮透气膜对粉体和水份进行了良好的分离和阻隔,通过风力的吸引,瞬间将水份带入了活性炭吸附装置,整个管道系统中基本上没有水份残留,有效的提高了干燥效率并降低了相关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水分低:该装置操作系统全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操作简便,物料输送采用的是气流管道输送;装置中的螺旋铰刀经过长距离的输送,风力的延长和颗粒间的摩擦显著的降低了产品的水分,干燥筒在保持温度的同时采用了低速搅拌装置,可以充分实现氢氧化镁粉体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城新广源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6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