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2915.7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戚文元;颜伟强;孔秋莲;岳玲;王海宏;郑琦;陈志军;王蒙;陈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T1/29 | 分类号: | G01T1/29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2014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束 辐照 能量 穿透 深度 检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包括上屏蔽体、下屏蔽体,上屏蔽体内部设有上端面电子束通孔,且上端面电子束通孔向上贯穿上屏蔽体顶部,上屏蔽体内部设有上腔体,且上腔体向下贯穿上屏蔽体底部,上腔体与上端面电子束通孔同轴;下屏蔽体内部设有下腔体,且下腔体向上贯穿下屏蔽体顶部,下屏蔽体底部设有清理口,且清理口向下贯穿下屏蔽体底部,下腔体与清理口同轴设置。使得该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感生射线的影响,保证电子束辐照穿透深度检测的精确度,结构稳定,检测结果重复性高,有效增加电子束辐照穿透深度检测工装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束辐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
背景技术
电子束辐照穿透深度是电子加速器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与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能量有直接关系,通过检测辐照的穿透深度,采用经验方法可以计算出电子束的能量,在实际生产中,电子束穿透深度可以利用辐照会使色素降解褪色的特点,通过电子束辐照带色泽的能量检测指示管,能够迅速测量出电子束穿透深度,在实际生产中具着广泛应用。
对能量指示进行电子束辐照时,需要对能量指示管周围进行屏蔽处理,保留指示管上端面与电子束直接,才能防止电子辐照感生射线的对指示管色泽影响,传统屏蔽感生射线方法是采用水、石英砂、铁砂等,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每一次检测的条件完全一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包括上屏蔽体、下屏蔽体,所述上屏蔽体内部设有上端面电子束通孔,且上端面电子束通孔向上贯穿上屏蔽体顶部,所述上屏蔽体内部设有上腔体,且上腔体向下贯穿上屏蔽体底部,所述上腔体与上端面电子束通孔同轴,且上端面电子束通孔连通上腔体,位于所述上屏蔽体底部两侧均设有两个上端面定位槽;
所述下屏蔽体内部设有下腔体,且下腔体向上贯穿下屏蔽体顶部,所述下屏蔽体底部设有清理口,且清理口向下贯穿下屏蔽体底部,所述下腔体与清理口同轴设置,且清理口连通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上腔体内部均安装有能量检测指示管,位于所述下屏蔽体顶部两侧均连接有两个凸起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屏蔽体与下屏蔽体之间安装有增高垫层,所述增高垫层底部两侧均设有两个垫层定位槽,位于所述垫层定位槽正上方的增高垫层顶部两侧均连接有两个垫层凸起定位块。
优选的,位于所述上腔体、下腔体同侧的上屏蔽体及下屏蔽体侧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大刻度与增高垫层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上端面定位槽、凸起定位块、垫层定位槽以及垫层凸起定位块均同轴设置,所述上端面定位槽内径与垫层定位槽内径一致,所述凸起定位块外径与垫层凸起定位块外径一致,所述上端面定位槽、垫层定位槽的内径均略大于凸起定位块、垫层凸起定位块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通过设置上屏蔽体、下屏蔽体,能够通过高密度屏蔽体,降低能量指示管检测时的电子束感生射线的影响,达到提高检测精确度的效果;通过设置上端面电子束通孔、上腔体、下腔体、能量检测指示管,能够确保电子光束穿过辐照在能量检测指示管上,保证检测条件,达到精准检测能量指示管的色变深度,获得电子束辐照可穿透深度的效果;通过设置增高垫层,能够通过增高垫层增加腔体深度,达到满足不同长度的能量检测指示管的效果;通过设置刻度线,能够轻松读数电子辐照可穿透深度,达到精准读数、记录对比的效果,使得该用于电子束辐照能量穿透深度检测的工装,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感生射线的影响,保证电子束辐照穿透深度检测的精确度,结构稳定,检测结果重复性高,有效增加电子束辐照穿透深度检测工装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2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