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中墩沉降观测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2744.8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7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杰;孔龙;周超;许雄飞;赵鹏飞;周海生;陈必炉;张亮;熊耀辉;刘康;肖红志;李广浩;奚正形;童正康;李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芜湖科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沉降 观测 平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中墩沉降观测可靠性低、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水中墩沉降观测平台系统,包括:预埋在墩身两侧分别设置露出常水面部分的仪器平台,用于安装观测仪器;沉降观测标,其设置于墩身露出常水面部分,且位于仪器平台侧下方,用于支撑铟瓦水准尺于其上;以及沉降观测平台,其设置于墩身上位于沉降观测标下方的位置;所述沉降观测平台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固定运载测量人员至各墩身的船只上的伸缩爬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的最终沉降数据可靠性显著提高;所有平台一次安装到位可供墩身沉降观测终身使用,且观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沉降观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水中墩墩身沉降观测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当铁路墩身浇筑完毕后需要对墩身进行高精度的沉降观测,当沉降数据准确可靠时才能为后期铺轨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目前涉及跨水以及大面积水域水中墩沉降观测方法为三角高程法即在距离墩身合适距离处安置仪器,后视水准基点测出距离与竖直角,再观测提前安置在墩身上的棱镜或反光片推算棱镜或者反射光片的高程,三角高程法由于受到水域折光因素、人员以及仪器等误差因素的影响且墩身本身沉降微小导致观测结果不是很可靠,容易超限重测,不能清晰地反应墩身沉降变化趋势,且不能上传至铁管中心信息化平台,产生较多的纸质版观测资料,工作效率低,稳定性差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中墩沉降观测平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中墩沉降观测可靠性低、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中墩沉降观测平台系统,其包括:
预埋在墩身两侧分别设置露出常水面部分的仪器平台,用于安装观测仪器;
沉降观测标,其设置于墩身露出常水面部分,且位于仪器平台下方,用于支撑铟瓦水准尺于其上;以及沉降观测平台,其设置于墩身上位于沉降观测标下方的位置;所述沉降观测平台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固定运载测量人员至各墩身的船只。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水中墩沉降观测平台系统进行实际观测时,铟瓦水准尺先在岸上依照常规陆地水准测量,将水准基点一高程传递至水中第一个墩子墩身上的沉降观测标,第一个扶尺人员将铟瓦水准尺安置于第一个墩子墩身沉降观测标上,观测人员携带仪器爬上第二个墩子的沉降观测平台上安置观测仪器于仪器平台上,第二个扶尺人员依次划船至第三个墩子重复第一个墩子扶尺人员的操作,准备就绪后进行观测,可将高程从第一个墩子传递至第三个墩子;在其余水中偶数墩上架设仪器,按奇数数列单侧往前推进至水中最后一个奇数墩,上岸附合至水准基点二,再反向按照奇数数列从墩身另一侧返回至第一个墩子,上岸附合至水准基点一后结束,可完成水中奇数墩沉降观测标高程数据采集。
再次依法炮制,将水准基点一高程传递至岸边合适位置,在水中第一个墩子一侧架设仪器,将高程传递至水中墩第二个墩子,在其余水中奇数墩上架设仪器,按偶数数列单侧依次推进至最后一个偶数墩,上岸附合至水准基点二,再反向按照偶数数列从墩身另一侧返回附合至基准基点一结束,可完成水中偶数墩沉降观测标高程数据采集。至此完成本段水中墩所有墩子的沉降观测。通过该观测平台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从观测可靠性上来讲,克服了使用全站仪在水面上长距离三角高程观测存在较大球气差的不利影响,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水中墩沉降观测精度与常规陆地墩沉降观测精度相同,可靠性显著提高;
从观测效率上来讲,将水上沉降观测方法改变为陆地沉降观测方法,观测效率明显提高;
从操作便利性上来讲,所有平台一次安装到位可供沉降观测终身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仪器平台设置为带有仪器安装孔的钢板,其通过预埋于墩身的螺栓连接于墩身。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芜湖科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芜湖科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2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金属圆管滚动胀形机构
- 下一篇:一种破碎设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