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89730.0 | 申请日: | 202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景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亚能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散热 功能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和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上与有充电器本体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下方在充电器壳体上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板,且导热板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壳体,所述下防护壳体与充电器壳体固定连接,且下防护壳体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导热板连接,且散热板的下方在下防护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正上方在充电器壳体上安装有进风机构,该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通过导热板和散热板的配合将热量与外部进行传递,再通过设置的防滑凸块使得充电器壳体的下方有充足的空间让空气流动,继而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油、柴油的不可再生,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使得石油越发枯竭,而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车辆,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绿色无污染,在满足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作为新能源的车辆,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保障电动车的正常使用,则需要在电动车缺乏电能时及时的进行充电,即利用充电器接通外接的电源,为电动车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而现有的充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电器元件会散发热量,因此充电器通常是会配备一个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但在散热风扇过程中处于一直工作的状态,其能耗较大,不利于节省能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该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通过导热板和散热板的配合将热量与外部进行传递,再通过设置的防滑凸块使得充电器壳体的下方有充足的空间让空气流动,继而提升散热效果,同时通过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的配合,当充电器壳体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散热风扇开始介入散热,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和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上与有充电器本体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下方在充电器壳体上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板,且导热板的下方设有下防护壳体,所述下防护壳体与充电器壳体固定连接,且下防护壳体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导热板连接,且散热板的下方在下防护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正上方在充电器壳体上安装有进风机构,所述充电器壳体的左侧安装有排风机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右端与充电器壳体连接,且固定筒的内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左侧在固定筒上安装有防护网,且散热风扇的右侧在充电器壳体上设有通风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风机构包括上防护壳体,所述上防护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内设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多组,且防护杆的下方在充电器壳体上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设这有空气通道,且空气通道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多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在电路板上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散热风扇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防护壳体的下方安装有防滑凸块,且防滑凸块均匀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防护壳体与充电器壳体之间设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充电器通过导热板和散热板的配合将热量与外部进行传递,再通过设置的防滑凸块使得充电器壳体的下方有充足的空间让空气流动,继而提升散热效果,同时通过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的配合,当充电器壳体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散热风扇开始介入散热,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此外通过设置的上防护壳体和下防护壳体对充电器壳体提供额外的保护,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和空气通道的配合,不仅可以对电路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可以便于电路板下方的空气进行流动,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亚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亚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9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