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桩翻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7926.6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寒;徐长林;周蔚佳;缪华;缪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翻身器,包括底座与旋转台,底座包括底板与两侧的支撑杆,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底板两侧中部,支撑杆顶部侧边与底板两侧通过加强杆固定,旋转台整体为L型,旋转台一端与支撑杆顶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台顶部通过限位柱进行固定连接,旋转台上端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与支撑强度高,能够轻松实现钢管桩的翻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机基础翻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桩翻身器。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等海上工程的大规模发展,钢管桩的应用愈发普及。海上工程钢管桩沉桩至海床深处,作为海上工程的基础支撑,其长度一般七八十米以上。钢管桩一般是在陆地钢管桩加工厂制作成成品,通过运输驳船躺运至海上施工现场进行沉桩。钢管桩的沉桩施工需先将横躺在驳船上的钢管桩起吊立桩,将钢管桩的姿态调整为竖直状态后沉桩至海床深处。因此,钢管桩由横躺状态调整为竖直状态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多数工程都采用焊接翻身吊耳的方式对钢管桩进行翻身,通过主吊耳及翻身吊耳将钢管桩水平吊离驳船甲板面,将钢管桩移运至海面上方后下放翻身吊耳连接的钢丝绳以调整钢管桩角度,待钢管桩呈竖直状态后对翻身吊耳进行解扣、割除,完成钢管桩的翻身工作,从翻身吊耳的实际应用来看,海上工程的翻身吊耳解扣及割除需人工进行,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及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桩翻身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桩翻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旋转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与两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底板两侧中部,所述支撑杆顶部侧边与底板两侧通过加强杆固定,所述旋转台整体为L型,所述旋转台一端与支撑杆顶部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台顶部通过限位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上端设置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之间还通过横杆进行连接,所述横杆与支撑杆连接处还设置有肋板加强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对称设置于旋转台两侧上端中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底座、限位器和顶推机构构,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旋转台上,所述限位器底部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限位器输出端与顶推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推机构包括推杆与限位顶头,所述推杆一端与限位器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限位顶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台两侧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器为液压油缸或者顶推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一侧突出旋转台两侧,所述固定底座底部与旋转台两侧通过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贯穿旋转台底部横杆并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旋转轴两端还设置有加强轴套,所述加强轴套一端与支撑杆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轴套另一端与旋转台底部横杆卡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轴套一端与旋转台底部横杆内部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加强轴套内部与旋转轴采用间隙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钢管桩底部配合放置于翻身器上端,只需将钢管桩顶部吊起,通过底座与旋转台的配合,钢管桩底部能够轻松通过翻身器进行翻身旋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台上端设置限位器,能灵活适应多种尺寸的钢管桩,通过限位器对钢管桩底部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在翻身过程中钢管桩产生位移,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并通过加强轴套以及加强结构实现了装置的高承重能力,能适应各种尺寸以及质量的钢管桩进行翻身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7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