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85852.2 | 申请日: | 202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学俊;顾春青;王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武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G1/46 | 分类号: | F41G1/46;F41G1/06 |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张斌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军用 反坦克 导弹 观瞄镜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碳纤维壳体的底部设置安装接口,碳纤维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发射控制手柄和锁定控制手柄,碳纤维壳体一侧内部由前至后穿接设置热成像仪,碳纤维壳体另一侧上部设置导弹衔接安装座,碳纤维壳体另一侧前部设置电池盒总成、后部设置插座口和干燥器口。该壳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瞄准、制导精确,有利于提高反坦克作战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武器装备,具体说是一种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
背景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较强的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装甲防护力能力,是陆地武器中重要性的存在。反坦克武器成了各国陆军的重要能力体现,也是随同坦克研究的重点,反坦克武器的主要部分为观瞄、发射系统,传统的钢铁结构,易受环境、信号等因素干扰,直接影响到操作便捷性和使用安全稳定性,不利于有效瞄准和精确制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兼顾便捷操作、精确瞄准、制导的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壳体,碳纤维壳体的底部设置安装接口,碳纤维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发射控制手柄和锁定控制手柄,碳纤维壳体一侧内部由前至后穿接设置热成像仪,碳纤维壳体另一侧上部设置导弹衔接安装座,碳纤维壳体另一侧前部设置电池盒总成、后部设置插座口和干燥器口。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器口内设干燥器。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壳体的两侧上部转交边设置橡胶防撞条。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接口设有防护盖板,防护盖板内设电磁屏蔽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成像仪的镜头部分设置在碳纤维壳体一侧前部,观瞄镜头部分设置在碳纤维壳体一侧后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壳体装置热成像仪用于瞄准、衔接安装导弹,配合底部经带电磁屏蔽板的防护盖板盖装安装接口便于与配套装甲车安装,同时兼顾与装甲车间的电磁屏蔽,采用专用插座口对接连接器线缆外接,能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内部设备的电磁防护,有利于提高制导的精确性;并通过碳纤维壳体两侧的发射控制手柄和锁定控制手柄,作战人员通过热成像仪的观瞄镜头部分瞄准,同时便捷操作完成锁定、发射。该壳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瞄准、制导精确,有利于提高反坦克作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侧方向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碳纤维壳体1、热成像仪2、电池盒总成3、导弹衔接安装座4、发射控制手柄5、锁定控制手柄6、橡胶防撞条7、干燥器口8、插座口9、电磁屏蔽板10、防护盖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一种碳纤维制军用反坦克导弹观瞄镜壳体,包括碳纤维壳体1、热成像仪2、电池盒总成3、导弹衔接安装座4、发射控制手柄5、锁定控制手柄6、橡胶防撞条7、干燥器口8、插座口9、电磁屏蔽板10、防护盖板11。
碳纤维壳体1的底部设置安装接口,安装接口设有防护盖板11,防护盖板内设电磁屏蔽板10。碳纤维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发射控制手柄5和锁定控制手柄6,碳纤维壳体1一侧内部由前至后穿接设置热成像仪2,热成像仪的镜头部分设置在碳纤维壳体一侧前部,观瞄镜头部分设置在碳纤维壳体一侧后部。碳纤维壳体1另一侧上部设置导弹衔接安装座4,碳纤维壳体另一侧前部设置电池盒总成3、后部设置插座口9和干燥器口8,干燥器口内设干燥器;碳纤维壳体1的两侧上部转交边设置橡胶防撞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武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武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线器械
- 下一篇:一种便捷顶出脱模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