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5135.X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彭爽;刘崇威;申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R16/023;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曾尧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控制系统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控制请求;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对应于所述控制请求的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执行对应于所述控制指令的操作。采用这样的方式,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从而减少车辆内部的接口和线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对车辆的各个电池单元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起到防止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
一般来说,为了监控电池的状态,可以在电池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关的接口。但这样的方式也导致电池管理系统的接口数量较多,最终提升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安装、维护难度。此外,在异常状况导致相关通信线束损坏时,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也难以获取电池包的状态,为异常处理过程造成了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控制请求;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对应于所述控制请求的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执行对应于所述控制指令的操作。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线圈模块,与供电端相连;
第二线圈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用于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流,并基于所述感应电流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电力。
可选地,所述供电端为所述整车控制器,或者,
所述供电端为低压蓄电池。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沿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下方且设置在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上,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之间的电磁感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线圈模块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线圈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线圈模块,与供电端相连;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线圈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产生感应电流,并基于所述感应电流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电力;
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上,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沿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之间的电磁感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在所述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三防涂覆用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贴附工件的折边包覆机构